短视频+AI讲述温馨感人家庭故事,静安推出文明实践案例精选
2025-08-2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8月27日下午,静安区举行“典型引领 文明共赴”精神文明建设风采展示暨工作推进会。风采展示环节,区委副书记徐静宣读了静安区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名单。现场,通过TED演讲、集体访谈,展现全国文明单位、校园创建的丰硕成果;通过短视频+AI讲述温馨感人的家庭故事,展现全国文明家庭的良好家风;通过“静”力量代表宣读城市文明倡议。

此次,静安还发布了《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案例精选》,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张祖平作述评。

打造三位一体的街区青春善治模式

生活在上海的“达人”们,实在是很难避开“巨富长”。此次入围《静安区精选文明实践案例》“巨富长”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是由巨鹿路、富民路和长乐路所组成的街区,也是上海各大时尚街区中的“顶流”之一。

街区马路两边悬挂了不少艺术彩旗,上面印着“志愿手拉手·一起来‘巨聚’”字样,一些行道树上捆着一朵萌萌的充气云,也鲜明地印有志愿服务精神等文明风尚宣传标语……这些传播文明风尚的艺术装饰,成了街区一道独特风景。

在活动“青春同心·志愿同行”的倡议下,不少街区青春小店主动提供免费自行车检修、指甲修剪护理、社区画展艺术疗愈等街区开放共享型志愿服务。

位于巨鹿路812号的微光青年服务社,作为党建引领下青年参与“巨富长”街区治理主阵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集团青课堂、公益空间、文创之窗、交友联谊等功能于一体,以“城市青年生活灵感便利店”的创意身份,跨界共创了一系列引流聚气、品牌宣介、文化共育、公益联动创意快闪活动,致力于探索“发展、治理、生活”三位一体的街区青春善治模式。这是“巨富长”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举办的互动参与式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巨富长”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主要包括“巨富长”动力街区党群服务站、微光青年服务社、大胜艺览、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等多个街区人气阵地,是静安区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

各个点位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创新开展了“商圈同心缘”“治理新秀场”“青年风尚季”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同步联动其他文明实践共创场域,合力打造了“微光如JU”青年发展型街区特色品牌,创新开展新兴领域人群凝聚服务引领工作,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活力密码”。

历经一次次文明实践、治理引导和青春创想,街区逐步以“城市生活灵感便利店”为核心枢纽,让街区成为涵盖人民意见征集、社会议题讨论、生活方式探索、跨界资源交换、街区治理参与等多元功能的风尚引领地、人才闪光地和共治实践地,不断把人民建言献策引导成为“出圈生活方式”。

    经过街道文明实践分中心的指导,阵地把以前主要放文创、书籍为主的盲盒墙变成了涵盖社会议题讨论、生活方式探索、代际沟通对话等多元交互“装置”,潜移默化地将理论话语转化成青年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实现青年与街区的双向奔赴。这一形式获得了不少年轻人、时尚达人的喜爱与追捧,甚至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火爆出圈。

通过整合在地资源、融合多元文化、凝聚各界人才,跨界共创了一场场人气治理参与引导类快闪活动,搭建起街区小店联盟、同心共治联盟等治理创新平台和人才“蓄水池”,发动、凝聚了30余名新兴领域主理人,已有14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街区共创及志愿、治理工作中,切实提升街区发展势能。

阵地以“城市青年生活灵感便利店”的创意身份亮相街区,跨界共创了一系列引流聚气、品牌宣介、文化共育、公益联动创意快闪活动,致力于探索“发展、治理、生活”三位一体的街区青春善治模式。

“宣讲百年宝山路”文明实践项目

宝山路街道是中共早期红色机关、红色工运和红色人文阵地所在地,素有“红色宝山路”之称,辖区内有商务印书馆、上海大学、三大后、四大后、湖州会馆等26处红色遗址。如今,它是一片群众志愿宣讲、投身文明实践、传播红色文化的“红色热土”。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宝山路街道成立“红色宝山路百人宣讲团”,在宣教方式上,既发挥党史研究专家深厚学养的优势,又激发党员群众大众式、分享式演绎;线下线上同步融合,让党史学习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团成员的年龄覆盖面很广,80后、90后等占比70%,甚至还有10后小学生。别看这些成员年纪不大,履历却也闪闪发光。凌易群是宝山路街道新进的选调生,曾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她说做宣讲员是一次学习,希望可以感染身边人。辖区单位则选派了精兵强将,范志远来自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曾获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认为,要让红色遗址的故事入脑入心,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既要关注“谁来听”,也要解决“怎么讲”。

“红色三曾里,幸福象山里!”象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韩骏,是三曾里红色故事的青年讲述人。他娓娓道来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的风云故事,又阐述了居民区的新发展、新变化,可谓“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的生动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百人宣讲团不仅在红色遗址上现场讲演,作为“90后青春思政课”,青年们还会受邀到各居民区去巡讲,继续扩大声量。

东方图书馆旧址位于如今的市北职高,该遗址的红色宣讲员便由市北职高的师生担任。青云路315弄青云里、青云路167弄师寿坊曾是“红色学府”上海大学校舍,讲述这些历史的宣讲员是来自遗址所在地的上海第六十中学师生。

辖区三中心小学、青云中学等学校,把红色教育与育人目标相结合,将红色场馆作为鲜活的历史教材来阅读、体验,与街道合作培育了一支小巷红领巾讲解团队,用童言童语讲述红色历史。

2024年,宝山路街道将26处红色遗址串珠成链,向全市发布了“觉醒之路——红色宝山路City Bus和City Walk移动红客厅党课”。并于2025年2月荣获上海市“系列党课矩阵”资源,向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党员供给。截至2025年4月,百人宣讲团共开展团队讲解77场,接待团队及个人3000余人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