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打电话给12355的孩子们都有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开学后我就要进入新的学校上学了,对新的人际关系有些恐惧,担心自己一下子适应不了。”“我怕自己跟不上,更怕老师因此对我有看法,我现在感觉又委屈又着急,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随着开学日的临近,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再次繁忙了起来,日均209.71个电话,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5%,学生已经成为了拨打热线电话的最大人群。
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咨询服务部副部长陈秋婕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这两年,可以明显感觉到,主动联系上海12355的孩子多了起来,在打来的电话中,孩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家长的数量。许多孩子将热线当成树洞,倾诉烦恼、缓解压力,虽然有些时候可能只是一些断断续续的只字片语,但是从中可以发现,他们的内心远比大人想的还要丰富、敏感,他们的心事永远值得被认真倾听、悉心呵护。
在每个来电的背后,都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挑战。
比如,一个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表示,随着开学日的临近,愈发感到害怕和无助,就算是以前还比较有优势的数学,现在好像怎么学都达不到原来的水平了。最近,他喜欢看哲学方面的书,好让自己暂时安静下来,可爸爸却觉得哲学没什么用,这让他心里更迷茫了,不清楚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对此,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专家卢会志表示,这些成长的烦恼颇有代表性,“无论是初三学生还是高三学生,升学压力肯定是大的,想要减轻心理压力和降低焦虑情绪,就要设立合适的目标、做好合理的规划。孩子突然喜欢上了哲学书,借此得到暂时的安静,其实也是一种对压力的暂时逃避反应。家长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孩子看的是哪方面的哲学书,然后给予正确的引导,比如邀请哲学方面的专家就困惑孩子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帮助孩子,而不是直接驳斥孩子。”
又比如,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在暑假结束后即将回到老家上学,非常不舍得和妈妈分开,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再见到妈妈。晚上躺在床上,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这种分离的痛苦让她快喘不过气来,于是打电话来求助,希望能帮帮她。卢会志表示,在这些年的咨询中遇见过许多留守儿童的案例,大多数问题都是出在亲子关系疏离甚至是断裂,而这个孩子对于母亲有着强烈的依恋感,说明亲子关系很不错,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想要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牢靠的心理后盾,比如和孩子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让她有所期盼;比如引导她多关注在老家可以获得的各种快乐体验等。此外,五年级的孩子即将迈入青春期,所以也可以让她明白,分离也是成长的必修课,通过这样的契机,更好地帮助孩子独立,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构。”
卢会志透露,最近,还有不少家长在担心孩子的作息依旧不规律会影响开学状态,因此与孩子发生矛盾冲突,亲子关系紧张。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即便在开学前无法调节到最佳节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开学后一周左右,绝大多数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适应。
“根据统计,最近一周的电话咨询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和情绪问题这两个方面,除了由学业带来的压力,青少年的焦虑更多的是来自对于人际关系的恐惧:和同学的相处,和老师的交流,和家长的沟通。”陈秋婕说道,“所以,家长们还是要放平心态,充分重视亲子关系,将其放在首位,当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不是把孩子推出去,而是和孩子一起跨过去。欢迎孩子们在有需要的时候,哪怕是小困惑、小伤心,都可以拨打热线进行咨询,当意识到自己出现情绪问题时,不要忽视或逃避,而是积极寻求帮助!”
据悉,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至晚上9点。此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青小聊”网络咨询平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会线上提供支持和帮助,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9点至晚上11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