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赛事和电影去旅行成暑期出游新风潮,秋游提前升温开启“高饱和”模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随着中小学生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即将落下帷幕。但来自途牛、携程、春秋旅游等平台的数据显示,这个暑假不仅热得实在,更“卷”出了新趋势:“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电影去旅行”成为年轻人情绪消费的新爆点,红色旅游、亲子自驾和文化打卡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中秋国庆“八天连休”将至,秋季旅游市场也迎来强劲“抢跑”。春秋旅游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秋季国内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100%,一个“高饱和度”的出行黄金期正加速开启。
◇ “跟着赛事/电影去旅行”成出游新潮流 ◇
“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电影去旅行”等玩法在今年暑期快速火爆,成为游客的心头好。
“苏超”“浙超”“赣超”“村超”等地方性赛事轮番上阵,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各目的地围绕赛事推出文旅促消费活动,以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与优惠措施,成功延长游客驻足时长,有力拉动餐饮、住宿、购物等多领域消费。
途牛数据显示,“苏超”第八轮比赛期间(8月2日—3日),江苏目的地出游热度显著增长,镇江、淮安、徐州等主场城市出游人次增幅均超30%。“村超”表现更为抢眼:7月26日重新开赛当个周末,贵州目的地出游人次环比增长超30%,黔东南作为焦点目的地增长54%;8月2日—3日第2个比赛日,黔东南出游人次环比再增49%,显示出体育 IP 的持续引流能力和多重放大效应。
影视作品同样带火多个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电视剧《凡人修仙传》让新疆那拉提景区爆火,近一个月热度上涨68%,带动新疆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乌鲁木齐增长达11%。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南方游客成为赴疆头号粉丝,占据新疆主要客源地前五中的三个席位。“8月上海还是37度的高温,而我已经在新疆赛里木湖赏起秋景了”,来自上海的游客感慨道。
与“亲水”对应的是“进山”。继《黑神话:悟空》后,今夏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再度带火山西古建,永安寺、佛光寺、晋祠水镜台、碛口古镇等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山西大同景区门票销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一跃成为暑期增速最高的城市前三名。
◇ 红色游、自驾游热度不减 ◇
红色旅游“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途牛平台数据显示,80后、90后亲子家庭成为红色旅游主力,延安、南昌、井冈山等地成为“寓教于游”的热门选择。天安门广场、遵义会议会址等红色地标成为青少年研学“打卡地”。
在出行方式上,自驾游迎来“品质升级”。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租车人均消费同比上涨15%,中高端车型订单占比近六成。新能源车型如理想 L8、Model Y、小米 SU7广受欢迎。
自驾族不再开往拥堵景区,而是争抢“宝藏秘境”新地图。除成都、乌鲁木齐、三亚、西宁、海口、贵阳、大理、上海、北京、广州等热门城市外,皖南川藏线、南澳环岛、青海湖环线等具自然疗愈特色的“秘境路线”关注度快速上升。暑期国内自驾呈现“开着智能电车去露营”的新趋势。
◇ 秋季错峰游提早升温,赏秋不止看风景 ◇
暑期尚未完全谢幕,秋游的热情已提前点燃。记者从春秋旅游秋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秋季国内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100%,银发游客、亲子家庭、摄影爱好者成为三大核心客群。随着中秋国庆“八天连休”的临近,错峰出行的黄金窗口期正在打开。
“秋季旅游不只是看风景,也要收获有温度的记忆。”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今年秋季,春秋旅游围绕“时空错峰、观念错峰、人群错峰”推出了百余条秋色主题线路,涵盖乡村振兴、田园摄影、红色旅游和跨境长线等多元主题。
从都市的郊野秋光到江南的水乡秋韵,从西北的层林尽染到境外的红叶似霞,这些线路覆盖不同地域、不同主题的秋日景致,为游客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出行选择。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浙江诸暨漫山红柿、江西篁岭的“晒秋”、安徽泾县宣纸作坊与油布伞工坊,构成了最受欢迎的“田园风光+非遗体验”复合型产品。据春秋旅游介绍,70%以上游客更倾向选择乡村民宿,尤其是带有庭院、可直面稻田和山林的房型,乡村游已成为秋季预订的“爆款”。
与此同时,上海近郊的水博园也成为市民游客微度假的新宠。园区汇集80吨奇石、600棵百年古树与 50座古桥,游客可在白天打卡旅拍点,夜晚观赏“夜话西游”和非遗铁花秀,带动了停留时间与二次消费的增长。
在出境游方面,政策红利正在释放。9月起,中国公民赴韩国团队旅游将正式实施免签,春秋旅游重点打造以釜山为核心的精品小团,4人成团、兼顾自由行体验,包含甘川文化村、松岛缆车等热门打卡点,受到年轻游客追捧。南欧秋季深度游同样升温,“希腊+土耳其”文明串线、“芬兰+冰岛”极光之旅等产品均已上线,满足游客对文化深度与季节限定的双重需求。
“如今,市民游客对秋季旅游的需求早已不只是停留在看风景,而是更希望留下有温度的记忆。”周卫红说,“今年我们特别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乡村振兴、非遗体验和红色故事,希望让游客在旅途中既能看到美景,也能成为乡村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