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上海”这一专题赛落幕,00后已涌现
2025-09-0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作为“创·在上海”专题赛之一,AFAC2025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路演在沪圆满结束,记者看到,今年的大赛,更多年轻面孔出现,00后已涌现。

  ※  00后亮相大赛舞台  ※  

23岁的李天一带来的初创团队项目是以AI赋能残疾人事业。这一“手与”项目致力于以AI人工智能训练技术帮助聋哑人,通过一部手机,聋哑人就可以实现手语实时转换成文字的效果,帮助聋哑人更便捷地与他人交流。

这个生于2002年的年轻人今年还在读大三。这一初创项目正是源于他参加公益志愿活动时的亲身经历。在厦门读书的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手语教学志愿工作,每周往返50公里为听障儿童开设公益手语课堂。这段经历让他萌生了为孩子们打造一款便捷的AI会话工具的想法,“因为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还是服务国家战略、解决社会问题。”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他敏锐发现我国手语存在地域差异的现状,也不断完善所开发的多模态智能手语交互系统,让“方言”手语也能顺利被识别转换。在李天一看来,做项目最大的难点是市场上没有现成的数据集,同时也缺乏相关的模型。“我们目前的数据都要手工标入,工作量很大,作为学生,也没太多钱,使用的都是一些免费算力资源。”但他并不气馁,参加创业大赛,他很坦诚一来可以获得奖金,而更大的收获是可以得到专家建议,也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次大赛在与评委交流时,就得到了点拨,老师提到了可视化,我以前都没考虑过这个方向,以后或许可以是新的产品研究方向。”李天一说,来到上海认识这么多金融行业的前辈,让自己对创业的认知,技术开发方向上都有很大收获。

  ※  让青年与大咖直接对话  ※  

这一大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蚂蚁集团等近30家海内外顶级院校、头部企业、孵化器等机构联合发起,自6月3日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5000支队伍、约1.5万名选手参与。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参赛的选手们都非常年轻,不少甚至都是00后。大赛的初创组团队展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既有刚起步的年轻企业,也有来自高校实验室的初创队伍。他们的项目不仅技术硬核、实用性强,更充分体现出青年科技人才对金融场景的理解与快速的技术迭代能力。

在大赛组委会看来,这“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当技术迭代变得越发快速,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和不走寻常路的想法,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不一样的启发。也因此,这次大赛创新设立了AFAC Meetup Time,精心设置Meetup对谈空间,特邀近40位出席现场评审的专家与总决赛选手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对话,让年轻的参赛者可以直接与大咖互动交流、建立深度连接。蚂蚁集团、NVIDIA、恒生聚源等知名企业的HR负责人也来到现场,与上百名选手交流最新技术、创业方向、人生规划等深度话题。

这种开放式交流的模式,让创新者被看见、被认可,也让企业提前发现了一批具有潜力的新生代AI人才,不仅促进了技术思想的碰撞,更为未来的产学研合作埋下种子。记者获悉,初创组项目从新质生产力、普惠金融、数据要素及养老金融四大方向出发,征集到了近500项金融创新方案,覆盖智能投研、保险精算、低空经济、web3.0等多个领域,为金融场景带来跨学科、跨领域、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  产学研联合帮助青年从赛场走向市场  ※  

现场,聚焦科技领域未来3-5年的关键洞察,一场以“临界2025:AI时代青年定义浪潮的破局点”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也给予青年创业者更多对未来的观察视角。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权铭指出,AI正经历“创新、边界感减弱和内卷”三者相辅相成的阶段。他特别强调,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术与产业的边界正在慢慢消融,“科研人需要回归本质,去做更多未来技术的长线探索,而不仅仅追逐短期指标”。他认为,能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生态位、聚焦长期目标的人往往会走得更远一些。上海美全云坤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傅俊傅俊用“跃迁、基石、闭环”概括当前AI发展态势。他建议创业者应该从算力崇拜转向效能为王,从技术追赶转向新场景定义。

机器之心联合创始人、副主编李亚洲从多年资深媒体人的视角出发,指出当前AI创业正呈现出显著年轻化与流量驱动的特征。他看到了目前中国开源力量的崛起,“据我所知,在全球顶级的16个开源模型中,来自中国的开源模型已经高达15个。”他呼吁学界与业界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夯实基础理论,因为“AI领域常需考古,老技术或许可以解决新问题。”

当大模型逐渐成为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青年一代正在重新定义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商业价值,青年不是被裹挟的浪花,而是决定流向的造浪者。蚂蚁集团财富保险事业群项目管理总监、AFAC大赛执委会主席李晖指出:“我看到,今年的大赛有许多仍在校读博或初入创业赛道的年轻面孔,他们不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未来生态的构建者。”她表示,“AFAC大赛也在尝试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透过AI技术发展,持续探索金融智能领域原有经典难题的更优解。通过联合产学研各界,帮助青年人才找到AI真正创造价值的破局点,这也是AFAC大赛创办以来始终不变的初心之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