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的上海,在一场名叫《仲夏》的舞台剧中感受“改变皆有可能”
2025-09-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受访者/图

“爱情伤透你的心,不管你做得对不对。爱情将你的心撕碎,可你情愿就无所谓。”剧中饰演“海伦娜”的龚晓和饰演“鲍勃”的贾景晖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出自苏格兰著名编剧大卫•格瑞戈和独立音乐人戈登•麦金太尔之手的原创歌曲《爱情伤透你的心》,《仲夏》的故事便由此开始。

9月6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后浪新潮演出季,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话剧《仲夏》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D6空间上演。这部浪漫温馨的话剧时隔多年再度回归舞台,备受观众期待。本轮演出将上演至9月27日。

爱丁堡,仲夏,雨夜,同为35岁的男女主人公“鲍勃”和专打离婚官司且负着巨大秘密的女律师“海伦娜”在爱丁堡的一家酒吧邂逅,经历了种种时而荒唐时而惊险的奇遇。两位演员在“说故事”与“演故事”之间转换自如,表演中加入吉他自弹自唱。

《仲夏》由苏格兰编剧大卫·格瑞戈担当剧本创作,苏格兰独立音乐人戈登·麦金太尔担当歌曲创作,戏剧译者鲁文菁担当剧本翻译,导演蒋维国执导,舞美设计师王晶担当舞美及服装设计,今年演出复排导演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谢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龚晓、贾景晖联合主演。

龚晓和贾景晖这两位相识多年的“老友”在舞台上默契十足,演技自然、细腻且富有流动,他们在舞台上用类似说唱艺术的方式,说说演演加上唱歌,说到哪儿演到哪儿。这种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让整台话剧颇具新意。整场演出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台词与情节耐人寻味,背后藏着锐利的洞察与反思,让观众在笑声和感动中,自然而然地坠入沉思,从而在不经意间感知深刻的人生启示。

原版《仲夏》曾在2009年首演于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成为当年艺术节上的热门剧目。《仲夏》编剧大卫·格瑞戈所创作的剧本为该剧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个故事击中了一些全球性的话题。苏格兰独立乐队ballboy的成员、音乐创作人戈登·麦金太尔为该剧量身打造的《爱情伤透你的心》《我们之间只有分毫的距离》等歌曲悦耳动听,与剧情配合得恰到好处。

2014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次推出话剧《仲夏》中文版,龚晓和贾景晖都在十年前看过这部“小而美”的话剧,这次时隔多年复排,两人参演其中,各自都庆幸没有错过。谈及所饰演的角色,龚晓分享道:“每个人都期待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女性尤其如此,但现实往往不如想象中美好。那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好像真的无路可走。就像海伦娜的台词说的:‘那一刻,突然感觉自己正螺旋坠向黑洞。她感觉自己正在不断下沉。’我在35岁左右时,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迷茫、孤独、窒息,不知如何解脱。而这出戏,恰恰是为那些正处于迷茫阶段的人准备的。也许看完之后,你会感受到:只要你在生活中愿意努力寻求改变,积极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学会接纳一切并主动做出调整,你的人生就依然充满各种可能性,它一定会变得更好。”

贾景晖对剧中的角色亦颇有共鸣:“剧中也有不少关于35岁中年人心理的讨论。因为这个年纪的压力,大家都感同身受: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开支、房贷、健康问题、工作的不确定性、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各种琐碎却真实的烦恼。我能深切地体会到鲍勃这个角色所面对的一切。《仲夏》的故事用一种聪明而轻松的方式,把这些不易表达的现实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会心一笑。笑声背后,是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的艰难。也正因如此,最终回归到‘改变皆有可能’才显得如此真实和有力。”

这部结合表演、音乐和歌曲的话剧《仲夏》,道出了30多岁的熟男熟女们处在人生转折期的复杂情感和可能会面临的人生困惑。处在人生中途“停车点”的人们,暂时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或许会找到人生新的意义。就像剧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那样,“Change is possible!”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