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亮”今夜凌晨上演,下一次在上海可见要等3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剑平/视频
今年最重磅天象来了!9月7日深夜至8日凌晨,本年度最后一次月全食将在中国全境上演,这也是今年我国唯一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
不同深浅的“血月”。照片图源:Sohu.com及Elle.com
据了解,本次月食将于9月7日23时28分开始进入半影月食,至9月8日凌晨4时55分半影月食结束,全程可见,观测条件极佳。半影月食虽然肉眼不易察觉,但若使用长焦距相机拍摄,仍可看到月面部分区域在进入半影时变得黯淡,离开半影时再度恢复明亮。
图源:天文爱好者杂志
图源:天文爱好者杂志
上海市天文馆专家表示,从9月8日0时27分“初亏”,随着月亮被“月狗”一点点吞下,到1时31分“食既”,即进入全食阶段,至2时53分“生光”,是本次月全食最核心阶段。该阶段月球整个进入地球本影,将呈现为暗红色,俗称“血月”,其中2时12分“食甚”,是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最深位置的时刻。全食阶段过后,月亮被“天狗”一点点吐出,直至3时56分“复圆”。
月全食为何会让月亮变成“血月”?据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天文馆副研究馆员施韡介绍,太阳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过程中,波长较短的光被大气层中各种微粒散射较多,而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大气层微粒散射,所以红光能穿出大气层到达月球表面,再被反射回地球,使月亮呈现暗红色。
究竟红色能有多红?法国的一位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丹戎标度”的概念,将月全食期间月亮“红”的深浅亮暗分成5个等级,天文爱好者们现在也将其称为丹戎值或丹戎级。专家表示,影响月全食亮度和颜色的因素较多,比如月球穿过地球本影的路径、地球大气层的透明度等。而观测时可能对于月全食能“红”到什么地步,还涉及观测者的主观感受,很多时候可能会呈现出古铜色,但专家表示,由于本次月食食分较高,理论上月食色调可能偏暗红、深红。
施韡表示,下一次我国可见的月全食将发生在明年3月3日,但我国只有东部地区能在月出后见到复圆前的一小段偏食过程,2027年中国境内没有月全食,所以本月的月全食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弥足珍贵。而再下一次全国可见全程的月全食将发生在2028年12月31日到2029年1月1日的跨年期间。
对于观测者来说,除了观测月亮被吞食的全过程以及“血月”之外,还有一个可供观赏的“彩蛋”。借助较高倍率的望远镜,从“生光”开始关注,有望在月球上捕捉到一抹蓝色的光带,被称为“绿松石带”。这种现象是由于平流层上层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光而产生,仿佛给地球的红色本影镶嵌了一道蓝边。
此外,本月还有一个天象值得关注,那就是9月21日的土星冲日。所谓冲日,是指地球轨道外的行星运行到距离太阳180°的位置。冲日前后是这颗行星最大最亮的阶段,而且几乎整夜可见,是最理想的观测时段。土星冲日时,公众借助双筒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土星的光环。从9月起到年底,都是观赏土星的好机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施剑平/视频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