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校长这一招,直接化解了教师节送礼尴尬
2025-09-11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教师节当天,湖北襄阳施营小学校长刘飞在校门口拦截学生们为老师购买的节日礼物。刘校长叮嘱学生们将包括鲜花在内的商业礼品暂存校门口,放学后带回家送给父母,但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贺卡,可以送给老师,并表示老师会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校长态度温和,行为坚定,既表明了态度,也照顾了孩子们的情绪。视频在网上发酵,受到很多网友赞扬,认为此举给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维护了教育的纯粹性。我们也认为,校长直接挺在风纪一线,很有示范作用,这一招可圈可点。

刘校长此举,堂堂正正维护了师德校风。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行业都是受人尊敬的行业,教师是得到大家尊重的职业。但毋庸讳言,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有歪风邪气,学校确实也难以幸免。为了让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多照顾一些,一些家长想着法子给老师送礼,另一些家长原本没有这样的想法,但看到别人送了,怕自己的孩子被区别对待,只能无奈跟风,这也在客观上对不良风气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刘校长的“拦截”,避免了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增加经济负担。他让孩子们把礼物带回去,送给自己的父母,其中的情感涟漪,远比送给老师更动人。

刘校长的举动,让家长和孩子们明白了节日和礼物的真正意义。礼物原本是内心情感的外在延伸,他希望让教师节回归本质,让学生明白表达敬意不只靠物质。

总有人说,送礼这是风气,难以靠个人的力量扭转,但事实上,天下苦教师节送礼的歪风久矣!家长们也很多是被裹挟着送,大部分老师其实也都不愿意收,总要想着怎么委婉拒绝,有些老师即使碍于面子收了,也要想着怎么给孩子们还回去等量的礼物。事实上,不少一线的教师说过,如果家长心中感激,节日的一句贴心问候,学生的一个懂事举动,都会让老师们欣慰不已。

刘校长在帮所有老师统一挡住礼物之后,特别强调,老师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会因是否收到礼物而有差别。校长亲自表态,结合实际行动,让很多家长放宽了心,也维护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和教师个人的尊严。

刘校长在轻松化解老师和孩子、家长之间收不收礼、送不送礼这种当面拉扯的双向尴尬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刮来了一股新风。凭我们的智慧,如果多一些这样高情商却又态度坚决的拒绝,那不送礼的新风气的形成,指日可待。

感恩之心,不应该被物化。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刘校长起到示范作用,让教师节作为一个感怀师恩的节日,回归清白纯粹。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陆天逸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