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依法打击无人机 “ 黑飞 ” 扰序违法行为,已行政处罚380余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记者今日从市公安局了解到,近期,针对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操控无人机违规飞行等违法行为,上海警方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已查处违法案件380余起,行政处罚380余人,没收无人机110余架。
为逃避处罚
有人将无人机快递给外省市朋友
9月5日下午,普陀警方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居民李某有多次违规操控无人机“黑飞”的违法行为,立即联系其到派出所配合调查。经查,为追求拍摄效果、博取流量,李某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在滨江区域多次违规超高飞行,最高飞行高度达400余米。事后,为逃避处罚,李某将无人机快递给了外省市朋友。目前,李某已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处罚,无人机被依法没收。
9月8日,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注册在浦东新区一男子倪某名下的无人机近期有多次违规超高飞行的记录,遂依法将他传唤至公安机关。经查,倪某是一名无人机爱好者,经常在浦东滨江区域使用无人机拍摄夜景,为了获取更好的拍摄视角,今年8月份以来,多次在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的情况下违规超高飞行,最高飞行高度达300余米。目前,倪某已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处罚,无人机被依法没收。
9月9日15时许,警方在巡查中发现,浦东新区某文化公园附近有一架无人机正在违规超高飞行,立即迅速锁定飞手李某,电话告知对方立刻停止违法行为并原地等候。民警到场后,依法将李某口头传唤至公安机关。经询问,李某是近期来上海旅游的外地游客,为更好地拍摄黄浦江江景,在明知真高120米以上空域为管制空域的情况下仍违规超高飞行。目前,李某已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处罚。
无人机“黑飞”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无人机“黑飞”,是指违反《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首先,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行为。依据《条例》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等相关规定,实施飞行活动的无人机,应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https://uom.caac.gov.cn/)上进行实名登记,并将系统生成的二维码张贴于无人机上,以便溯源。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规操控无人机的行为属于“黑飞”。
其次,“黑飞”包括违规操控无人机在管制空域内飞行的行为。根据《条例》规定,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区、空中限制区以及周边空域,军用航空超低空飞行空域,八类区域上方空域以及因特殊情况临时增加管制区域为管制空域。未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操控无人机在管制空域内飞行属于违规行为。
□ 温馨提示 □
广大市民群众要自觉遵守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有关规定,在飞行前依法履行实名登记、空域审批程序,在飞行时严格遵守飞行规则,不超高、不在管制空域飞行,共同维护本市低空秩序和公共安全。上海警方将持续推进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加大对无人机“黑飞”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地区、易放飞区域的巡逻防控和宣传引导,携手共同守护安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