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入海口捡垃圾是什么体验?2025世界清洁日上海场近300人化身捡拾志愿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视频
当垃圾生产者变成垃圾清理者,我们是否会改变自己的认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位于黄浦江、长江、东海交汇处,是海洋垃圾治理的重要窗口。9月20日,2025世界清洁日主场活动在此举行。通过捡垃圾的切身行动,参与者们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产垃圾的行为。
以行动反思行为,垃圾生产者变身垃圾清理志愿者
上午9点,记者跟随近300名参与者们出发前往江边,远远望去,岸边不见一点白色垃圾,但走近防浪堤,里面其实藏污纳垢,尤其是被风浪带上岸的船绳、捕鱼网、泡沫、塑料瓶,时间太久它们有的卡在石缝之间,拔不出来,也不容易被发现。
才走几米远,记者所在团队的垃圾袋已装满一大半。而在一个多小时之后,捡拾志愿者一个个满载而归,共捡拾了512公斤垃圾,相当于一人捡拾约4斤垃圾。
通过捡垃圾的切身行动,不少参与者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产垃圾的行为。提及参与活动的感受,获得捡拾活动第一名的金霸王队伍成员刘浩东感慨,“捡垃圾挺不容易的”,很多垃圾很难取出来,为了将垃圾捡拾干净,他们还会钻进石缝里。此次捡垃圾的过程让他意识到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不仅会影响周围的环境,也会给清理垃圾的人造成很多麻烦。
记者发现,捡拾行动不少都是亲子家庭齐上阵。虽然青少年们都是在家长的带动下报名,但他们真正在参与的过程中变成了开路先锋,将捡拾行动变成了一场寻宝行动,用自己的“千里眼”帮助团队的家长们发现隐藏的垃圾。
“捡垃圾就像一场寻宝的过程,积分比赛的机制让我们想要捡到更多的垃圾,但是又不希望更多的垃圾产生。”活动结束后,来自黄浦区某中学的七年级学生陶伟坤和杨定坤激动地表示,捡垃圾满足了自己的探索欲。
“我们一共捡了29.5公斤。”不到十岁的牛牛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自己团队的战绩。“这件事很有意义,因为可以让地球变得更干净。”他进一步补充此次行动最大的意义不是在于捡了多少垃圾,而在于捡垃圾的过程就是爱护环境的一种方式。牛牛妈妈也表示,孩子有一颗环保的种子,家长主要就是呵护其内心的种子,让他能身体力行。
近年来,亲子家庭参与环保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将世界清洁日中国区的总协调,捡拾中国发起人王子人告诉记者,青少年在环保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在环保行动的想法、行动可能影响家里的长辈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来。“环保是一个长期性行动,亲子家庭的参与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契机,培养更多有环保意识的人参与到未来的环保行动。”
用少数影响多数,旧衣新生减少纺织废弃物
世界清洁日的想法始于2008年的爱沙尼亚,捡拾中国将世界清洁日在中国落地已有8年,在延续“全民捡拾清理”传统环保实践的基础上,本届世界清洁日首次将关注视角延伸至时尚产业的环境影响领域。活动以“5%行动,100%影响”,希望让一小部分人先行动起来。“每一位参与者都是‘5% 行动’的核心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分人的实践与传播,影响并带动其余95%的公众,让更多人关注户外垃圾问题、主动参与环保行动,最终形成‘全民共治’的环境改善氛围。”王子人表示。
为呼应今年世界清洁日“减少纺织废弃物”的核心任务,本次活动主场特别联合环保平台设立废旧衣物回收任务,将“海洋清洁”与“衣物循环”联动,为参与者打造更贴近生活的环保实践场景,让减废行动从海岸延伸至家庭。
联合国环境署权威数据显示,每回收利用1吨旧衣物,可减少3.6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0.5吨原油及20吨水资源。纺织品生产高度依赖棉花、石油等原生资源,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能缓解纺织行业“高耗水、高耗能”问题。更关键的是,废旧纺织品若采用传统填埋或焚烧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释放温室气体;循环利用可从末端治理环节减轻环境负荷。
作为将世界清洁日中国区的总协调,捡拾中国发起人王子人介绍,在前期启动的“环保先锋行动”招募中,已有20%的参与团队将实践重点聚焦社区衣物回收与改造再造,形成“公众参与、产业减废”的联动雏形。比如在上海新华社区的“旧衣新生”活动中,居民可以携带干净旧衣交换其他二手衣物。“时尚产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其环境代价远超公众认知,”她指出,“全球每秒钟就有一整车衣物被送入垃圾填埋场;在流入海洋的微塑料污染中,11%来自纺织行业废弃物,使其成为第三大微塑料贡献源。”
上海主场活动吸引了来自企业、政府部门及媒体等近300人参与,活动在传统“CleanGame 净滩大作战”基础上将“垃圾捡拾”与“趣味互动”“知识科普”结合。“捡拾挑战、定向打卡、零废弃展览”的多维形式,不仅提升了活动参与度,更让参与者在实践中深化对环保的认知,为其带来具有启发意义的体验。
王子人强调,本次活动全程践行“零废弃”理念,活动所有物料均采用循环再生材料制作,强化“零废弃”实践。现场指示牌源自海洋漂浮木回收改造,参与者任务卡由往期公益活动遗留纸张再生制成,完赛奖牌则是塑料瓶盖回收再造的环保产品,从物料源头实现“零新增废弃”。同时,本次活动没有用喷绘布作为背景板,而是使用了蓝晒布和帆布制作,后期可以改造为桌布和餐垫继续利用。
“这是我们在主场活动中的一次全新突破,”捡拾中国项目总监赵颖介绍,“我们联合小路自然教育,从方案设计阶段就植入‘全流程零废弃’目标,不仅是为了减少活动本身的环境足迹,更希望通过现场的每一处细节,让参与者感受到‘零废弃不是一种口号,而是可落地的生活与实践方式’——它既能减少资源浪费,也能通过创意设计呈现美感,更能为可持续生活提供参考样本。”
与此同时,世界清洁日系列活动在全国多省市同步开展——天津、武汉将垃圾清理与“无废城市”建设深度绑定,推动环保行动融入城市治理;重庆、云南、山东东营、聊城、辽宁营口等沿水城市,聚焦河道、湖泊、海滩等水域生态,开展针对性清理;湖南团队则将乡村振兴与环境改善结合,发起“100米文明行动”,重点清理乡村房前屋后垃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此外,“环保先锋行动”中,两支专项团队前往佛教圣地五台山开展“环台生态清理”,三江源地区牧民主动参与水源地垃圾治理,石家庄团队则深入滹沱河山道,重点清理野生动物栖息地垃圾,实现“环保行动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在地民生”的多维结合。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图、视频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