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校园“破冰”新解法,让开学季有一个舒展的开始
2025-09-22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九月开学季,大一新生陆续报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大多互不相识,自我介绍成了了解彼此的第一个环节。不过,传统的自我介绍往往内容千篇一律,很难让人记住。而这一届新生以轻松幽默、个性鲜明的方式,为“破冰”提供了新解法,也让校园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吉林大学一名东北女生的自我介绍就火了,她的表达像说脱口秀一样接地气:“这么近那么美,周末来东北”“赏长春之景,来北国之城”,还笑称自己的特长是唱二人转。亲切生动的话语配上热情开朗的态度,瞬间带活了全场气氛,打破了初次见面的尴尬与拘谨。

其实在社交场景中,我们正需要这样敢于表达、善于调节气氛的“社牛”人物来打开局面。果然,在这名东北女生的启发下,不少年轻人也加入“二创”行列,玩起了梗。有人调侃“提前背了模板,但全忘了”,有人笑称“虽然大家现在不熟,但因为天气热,很快就熟了”,还有人在自报家门后立即表示:“我的爱好是节约时间,我想把剩下的时间留给下一位同学。”

这些颇具创意的自我介绍,既介绍了自己,又不显突兀,既展现了个人风格,又不咄咄逼人。还给“社牛”“社恐”都留出了舒适空间——想表达的、会表达的多说一点;不愿多表达的、不擅长表达的,就少说一点或幽默一把,化解紧张的同时,又不会显得生硬,轻松缓解了自我介绍时的尴尬。

由此也能看出这一届新生不同于过往的社交风貌。上一辈信奉“低调是美德”,介绍自己时习惯收敛,少表现,总怕说太多显张扬。Z世代一方面更倾向于“展示即存在”,愿意主动通过有趣的表达,把性格、爱好亮出来,让别人快速记住自己、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会给不同的表达习惯和尺度留足空间,不强求所有人都像“社牛”一样活跃,接受“少说两句”的温和表达。总之,主打一个有张有弛的多元化表达,怎么舒适怎么来。

原来开学季,出彩的不只是校长、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上的谆谆教导和走心金句,还有Z世代新生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自我表达,让校园里的初次相遇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温暖。这种轻松自然、包容开放的交流氛围,也正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校园感”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