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物业收费、停车难题,“可信社区链共同体”在沪启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物业费、维修基金、停车……这些社区难题,可以通过区块链数字化来解决。上海“可信社区链共同体”9月26日在静安区数通链谷正式揭幕。
在上海市数据局的指导下,由上海浦江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立马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的“可信社区链共同体发布会”,以“链惠民生,智联社区”为主题,标志着上海在运用区块链技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数字化治理新生态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
市数据局数字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黄琳表示,推动社区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提升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可信社区链”依托区块链技术所固有的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特性,旨在有效破解长期困扰社区治理的“信息孤岛”与“信任缺失”难题,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信任基础。
上海浦江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在介绍“可信社区链”总体构想时表示,该项目远不止于一套工具,更致力于构建一个“社区可信数字档案馆”。通过将社区运营管理的全流程进行数字化存证,实现过程透明化、责任明确化、信任长效化,最终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可信的生活环境。
来自首批理事会单位的街道代表分享了其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可信社区链”在不同治理维度下的应用潜力与价值。
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在嘉发小区推出“可信一本账”,对物业收费、业委会运作、维修资金等核心事项进行全面数字化存证与公示,实现公共资金“有账可查、有迹可循”。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香山苑小区通过“吾安物业”平台,将公共收益、物业收费、养护安排等20类146项数据实时上“链”公示,打造“透明物业”,以数据自信化解潜在纠纷。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创新利用楼栋“随申码”作为服务入口,借助公共数据赋能,成功优化了社区矛盾纠纷高发领域——停车排队的治理效率。
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建立“党员先锋档案”,将党员参与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的每一次贡献都记录在“链”,使党建工作成果可见、可评、可溯,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虹口区凉城街道在秀苑小区试点精细化可信亲友停车优惠服务,将每一次亲友探访停车行为存证归档,形成公平、公正、无争议的社区服务新规则。
这些成功案例为“可信社区链”治理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提供了有力印证。
“可信社区链共同体”正式揭幕后,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临汾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嘉定区嘉定镇街道,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等首批理事会单位共同启动了这一面向未来的治理探索。
未来,“可信社区链共同体”将持续开放,吸纳更多街道、社区及生态合作伙伴加入,深化“6+N透明小区”建设,不断探索并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