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会举行,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香饽饽”
2025-09-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9月26日,“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长三角联合招聘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现场逾千家用人单位参加,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重点产业,共提供用人需求3.5万个。上海各高校3万余名学生参加面洽,投递简历超15万份,达成初步意向近7000人次。

此次联合校招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三省一市教育部门共同启动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服务长江经济带高校毕业生行动,推动更大范围的岗位资源共享、就业信息互通,为毕业生创造更多跨区域就业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6届博士研究生周佳豪参加了现场招聘会,他重点关注航天航空、半导体工艺、芯片等领域。“在求职过程中,企业越来越重视研究方向与岗位的匹配度、基础技术能力等,我比较倾向于进入航天航空类的研究所,从事研发工作。”

记者了解到,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5.8万人,其中研究生9.1万人、本科生11.3万人、专科高职学生5.4万人。从生源地看,上海生源毕业生人数为8.3万人,占全体毕业生人数的比例约为32%。非上海生源中,排在前五位的地区是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来自5省的生源也将近32%。

从高校类型看,学术研究型高校与应用技能型高校的毕业生数量有所增长,应用研究型高校和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从学科大类看,研究生层次的毕业生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学、管理学、理学;本科毕业生的人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专科高职毕业生人数的前三位,则分别是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类、装备制造类。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现场。

上海市教委表示,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形成需求、招生、培养、就业和监测联动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海设立了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分中心,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全口径、长周期调研工作。活动现场,主办方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分中心授牌,旨在为后续精准开展就业服务、优化人岗匹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服务长江经济带高校毕业生行动在现场正式启动,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辐射范围从长三角区域扩展至长江经济带,进一步推动更大范围的岗位资源共享、就业信息互通,为毕业生创造更多跨区域就业机会。

记者在现场看到,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

上海建工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杨祺帆表示,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招聘规模保持稳定,且略有提升,重点吸纳具备传统基建与新兴领域交叉能力的年轻人。“我们既需要传统的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也需要在数字化建造、城市运维、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复合能力的毕业生。”

上海电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6年在全国招聘应届生规模在1000人左右,其中硕博比例为55%,本科生比例为45%。重点招聘的专业方向包括能源动力、热能、机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

秋招正当时,据悉,上海市各部门将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化长三角区域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就业协作,汇聚各方力量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保障就业权益,以扎实举措为2026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记者获悉,为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补齐学生技能短板,上海正积极推进职前培训体系建设,让研习坊成为大学生职前实践的“练兵场”。在现场,一批用人单位向2025年上海大学生职前研习坊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