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力量回应时代之问,“青春华章•共赴山海向未来”主题展演活动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从对历史正义的深刻记录到洱海的青春治理、从马里亚纳万里深的海沟探索到AI智能的运用,青春的华章以多样的方式书写。9月28日晚,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哔哩哔哩、澎湃新闻联合主办,米哈游支持的“青春华章·共赴山海向未来”主题展演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幕。
◆ 以理想之语回应时代之问 ◆
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委网信办主任范小伟表示,青年人对家国的热爱、对技术的洞察、对文化的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中最鲜活的力量。“青春华章•共赴山海向未来”,正是要以青春语态,回应时代之问。希望以这次“大思政课”为新起点,青年人心怀热望、不惧远途,勇赴山海、心向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在致辞中寄语青年人,做追根溯源的“传承者”,从先辈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做敢闯敢试的“开拓者”,敢于在无人区探索、在关键处突破;做胸怀天下的“追光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把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本次展演以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更具网感的大思政课,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主题,以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唤起当代青年的情感共鸣。
◆ 以青春之力守护山河之美 ◆
第二篇章“行走·家国之力”立足当下,澎湃新闻打造的“大国大桥”“大国大城”等“大国”系列报道IP,用笔和镜头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时代命题。
曾经,洱海污染严重,蓝藻爆发、水质污染,光看照片就让人触目惊心。但随着洱海生态治理团队的努力,它重新恢复“中国山水画”般的美丽。从上海至云南,飞越千里,在洱海驻扎,历经多年的实践获得治理成果,上海交大三代师生在数十年间接力洱海治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洱海变得更清更美。
潜入深海,捕捉深海微生物,进行数字化分析,看上去“科幻”的操作,但上海交通大学“溟渊计划”实验室做了许多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师赵维殳讲述科研故事。从中国第一本深海微生物方向的指南的写作,到如今一个实验室里高压模拟器一字排开,在深海微生物方向这条道路上,实验室三代人一步一个脚印,协力前行,她坚信:“只要各行业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整个社会就有向前踏步的动力。”
青年科学家赵维殳
◆ 以未来之约书写强国之志 ◆
第三篇章“追梦·未来之约”展望未来。青年交警黄俊、上海创智学院和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王殿仪、派生万物CEO孙挥以行动诠释“我辈当为、强国有我”的时代担当。上海交大团队研发的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哪吒”也来到展演现场,三位交大学子以脱口秀形式幽默分享了“哪吒”科研的背后故事。
哔哩哔哩、小红书、阅文、小宇宙、喜马拉雅、抖音上海、腾讯上海、新浪上海8家互联网平台代表作了“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发布。赵嘉鸣、丁奎岭以及来自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上海市委网信办的负责同志共同启动了“爱国、青春、奋斗”网络主题宣传。
观完活动,许多青年心潮澎湃。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4级硕士段磊表示:“作为一名生物与医药专业的学生,赵维殳老师的讲述让我看到,生命的形式和潜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她希望,未来她能扎根专业,一方面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勇于探索,争取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所作为,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黄浦江畔奏响,越来越多的青年将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