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字号到新国潮,校企联合“造浪”让课堂直通市场
2025-09-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林千惠 

大白兔品牌和上海理工大学结对、光明乳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结对……在上海,一个个老字号走进校园,与高校携手搭建育人平台,让课堂与学生一键连上产业与市场。9月29日,“造浪计划”国潮创新训练营暨校企协同育人结对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体育大学举行,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委员会、上海市国资委指导,共青团上海体育大学委员会主办,上海得物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校企代表、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以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企业助力“造浪”,共育创新人才

上午,在上海体育大学的绿瓦大礼堂,会场大屏幕亮起,“造浪计划”暑期训练营活动回顾,也掀开即将来临的新“浪”序幕。启动仪式上,作为发起方之一的得物党委副书记包丞益率先发言,他以得物为例,分享企业平台通过深度连接消费者,促进品牌销售的经验。

得物党委副书记包丞益

而此次,得物将通过“造浪计划”与高校连接,让青年学子亲身实地进行市场历练:“通过邀请同学们体验,用课堂得到的知识解决老字号品牌运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深入,形成有效的策略方案,打造教育科技人才推进实践平台,在主动创新中建立文化。”

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张晓俊坦言,能在“造浪计划”的舞台上与年轻创作者们相遇,既激动又期待:“‘造浪计划’是一项极具远见的人才孵化工程,它精准切中了当下内容电商的核心,即优质内容的创作力。”在这一体系中,得物是“放大器”,高校是“摇篮”,品牌则既是“出题人”,也是“成果检验官”。一方面,“造浪计划”为品牌积蓄力量,另一方面,亦将高校课堂知识置于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检验和锤炼,极大地提升了青年学子的职业竞争力。

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张晓俊

聚焦“三台融合”,打造育人闭环

为积极响应上海市《关于本市推动内容创作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将“造浪计划”国潮创新训练营纳入周年庆典核心系列活动。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国华现场分享了关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思考。他强调,造浪计划以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为核心,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学院联合得物平台、回力品牌,构建起“讲台+平台+展台”三台融合的闭环育人体系,打通学习、实践、生产的贯通链条。他同时表示:“我们坚信,通过这一深度协同的育人机制,既能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上海建设全球内容创作者中心城市培育人才,也能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探索新路,进一步服务行业与城市发展。”

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国华

“造浪计划”也是对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地方国企老字号品牌焕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深化落地,通过鼓励企业搭建老字号创新创意人才训练营平台,上海市国资委助力老字号建设协同生态,凝聚发展合力,实现赋能老字号品牌年轻化。

据悉,活动依托上海市国资委遴选的10家重点老字号品牌与团市委推荐的10所高校,将组成“一品一校”结对小组,通过训练营为大学生创造见习平台,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明确就业方向。活动第一期将于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开展。训练营将结合第一课堂,以“品牌+平台+课程”,“集中启动+分散研讨+实战创作”的形式进行。回力负责品牌文化、产品设计逻辑和应用场景等课程设计,得物负责图文视频创作、平台传播、社群运营等课程设计,新传学院围绕品牌焕新需求,进行内容创意策划、短视频制作、直播方案设计、社交媒体传播等课程设计,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品牌内容创新传播方案,指导学生在得物平台进行实战,完成成果展示与转化。

在未来,“造浪计划”将在校企协同的实践中,推动青年从消费者成长为创作者,从课堂走向市场,为城市注入更多青春的创造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林千惠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