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文化艺术节近千场活动开启,公共文化建设蝶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9月29日晚,2025浦东文化艺术节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开幕。浦东文化艺术节创始于2011年,这是其时隔多年后回归“金秋档”。记者了解到,本届艺术节将推出七大板块、近千场活动,时段将覆盖秋冬两季,一直持续至今年年末。
唱响首部为浦东打造的原创交响音乐作品
本届文化艺术节以“暖聚万家灯火,点亮时代星河”为使命,以“浦东嘉年华,全民艺术季”为主题,将推出扬帆起航、盛典浦东、璀璨浦东、消费浦东、澎湃浦东、惠民浦东、云赏浦东等七大板块、近千场文艺活动,努力呈现“十万人在剧场、百万人在现场、千万人在云上”的办节盛况。
作为开幕演出的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纪念音乐会,由著名华裔指挥家张锐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倾情演奏,并特邀享誉世界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也是“浦东自家人”石倚洁。演出上半场,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上演管弦乐曲《浦东交响》选段。《浦东交响》是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下,浦东新区政府委约中国交响乐团创作而成,于2018年首演。这也是浦东自1990年开发开放以来,第一部为浦东量身打造的原创交响音乐作品。《浦东交响》以“足迹”“迅疾”“遇见”“希望”四个乐章,描绘了浦东的时代变迁与奋斗历程,当晚特别呈现的是第四乐章“希望”。紧随其后,石倚洁献唱《乡音乡情》与《我爱你中国》,以艺术之魂直抒家国情怀。开幕演出铺展开一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动人画卷,浓墨重彩地展现出浦东的城市精神。
浦东文化艺术节坚持精品引领,展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今年,中央民族歌舞团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中国国家话剧院《蓟州疑云》、经典话剧《雷雨》、改编话剧《父母爱情》和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尼娜》等20余个精品剧目,将在艺术节舞台上大放异彩,凸显始终不变的高艺术水准。
此外,浦东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炫偶嘉年华、中秋游园会等系列活动,将以群众舞台群众演、百姓演给百姓看的形式走近群众身边,精心构建“2+36+X”的全区上下和文图博美各馆“艺”起来的办节新路径。艺术节同时将推出消费节庆活动,在大麦平台上,艺术节发售30元、50元、80元的公益惠民票,让市民得以无负担走进高雅艺术殿堂。
缤纷社区优秀项目评选结果出炉
据介绍,五年来,浦东新区公共文化建设厚积薄发,实现华丽蝶变。漫步在绿意盎然的活力街巷、休憩于精致宜人的街角空间、慢跑骑行在连贯舒适的慢行网络中、嬉戏于安全趣味的童悦空间……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至2025年,浦东新区缤纷社区建设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已累计完成600多个点位,持续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与居民生活幸福感。在2025年度缤纷社区优秀项目评选中,这些公共项目集体亮相。
位于乳山路180号的梅园公园,通过“拆墙透绿”,打造“公园街区”,实现“透绿于城,还绿于民”。原先高耸的围墙被拆除,变成了中式片墙与通透矮墙,连通慢行系统。公园还整合转角空间,通过路面硬化打造开放广场,供群众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入口古城墙的青砖立面古色古香,透过城墙还可眺望陆家嘴“三件套”,市民可以感受古典亭台与现代高楼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公园北门的MOUTHFEEL透明玻璃咖啡房采用玻璃盒子和连廊的设计,将陆家嘴咖啡文化融入古典园林,为市民提供品咖、赏游、交友的公共空间。
位于高科西路沪南路的莲泾花园是一座口袋公园。以莲为场,溪为径,多个“莲瓣”形态的休闲场地与“溪泾”曲线的园路空间耦合,辅以粉色廊架、白色坐凳,樱花等乔木的色彩点缀。贯穿公园的泰克石坐凳和花坛融为一体,与步道一同构成了公园的慢行系统,东侧廊架和西侧木质铺装广场形成各自区域内的休憩节点,给游览人群营造出走走、停停、歇歇的惬意体验。
洋泾社区“会客厅”是洋泾街道2024年精品城区项目,街区呈现邻里花园、萌乐花园、友邻书苑、绿芯花园、林影花园五大主题口袋公园。街角空间打破原先封闭的绿地,为居民提供“随时可以坐下来”的便利,形成全龄共享的人文景观会客厅。提取了洋泾历史建筑元素作为LOGO 的城市会客厅符号寓意着洋泾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洋泾人,河流川流不息,城市活力繁荣蓬勃。
这三个公共空间项目都获得了2025年度缤纷社区优秀项目评选一等奖。据介绍,此次评选活动由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承办。评选项目不仅体现了设计团队的专业水准,更充分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积极参与,是浦东新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的重要体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