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诞生地”参加国庆升旗,大家的内心唯有澎湃与激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金秋十月,举国欢庆。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新中国成立76周年,时值国庆节,“从胜利走向胜利”——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特别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来到“党的诞生地”,公众共同回望峥嵘往昔,缅怀革命先烈,共绘美好蓝图。
◇ 见证升旗仪式为祖国送上祝福 ◇
一大早,一大广场已是人头攒动。各界市民怀着满腔热忱,等候见证这一神圣时刻。
上午8点半,“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身着制服,肩扛鲜红国旗,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走向升旗台。“向国旗——敬礼!”国庆日升旗仪式中,嘹亮的国歌声里,专程赶来的市民群众自发站立,目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他们的眼中满是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
景女士带着5岁的女儿早晨6点就从老闵行出发,前来一大广场见证庄严的升旗仪式。“特别庄严和豪迈,内心只有澎湃和激动,希望在这种仪式感的熏陶下,在小朋友心中种下爱国和感恩的种子。”
1999年出生的孙文轩,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本科和硕士在其他城市就读,这次能在来上海读书的第一个长假前往中共一大纪念馆对他来说也算是一次圆梦之旅。过去,在书本上读到很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孙文轩对此很受感召和鼓舞,到了18岁的年纪,他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大三那年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此次前来参加升旗仪式,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早上不到8点我就到了,先参观了外围建筑,参加了升旗仪式和观看文艺汇演,现在希望认真参观展览,了解更多书本上没有的鲜活细节和故事。”孙文轩说,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因此,这次参观更多了一层敬畏和敬意,感觉像是一次和复旦先辈的跨时空对话。
专程从北京前来的古明丽,不仅见证了升旗仪式,还成为今天第一个进入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幸运观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想亲眼看一看党的诞生地,为祖国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他说。
◇ “从胜利走向胜利”共庆华诞 ◇
上午,在一大广场上举行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特别活动上,来自上海青浦区协和双语学校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合唱表演。中外籍师生同台献艺,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开放包容与文化自信。
情景朗诵《丹心宣言》以铿锵有力的语言,深情讴歌了革命先辈的赤诚之心,让现场观众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少儿创意舞蹈《男儿当自强》将传统武术与现代舞蹈完美融合,小演员们矫健的身姿和昂扬的精神面貌,赢得了阵阵掌声。男女合唱《灯火里的中国》以优美的旋律描绘了祖国大地的繁荣景象。
来自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青年职工和志愿者通过诗朗诵《青春旗飘扬》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活动尾声,在所有演职人员的带动下,全场观众共同唱响《歌唱祖国》,铿锵有力的歌声饱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殷切祝福与美好希望。
◇ 假日8天闭馆时间调整为晚上8:00 ◇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期间,纪念馆还特别增设了国庆中秋的特别款纪念印章活动。参与者在场馆内寻找“国旗”“天安门”等元素,即可获得限量版纪念印章。这一创意互动吸引了众多市民观众的参与。
“这一套色印章以树德里为主体形象,还加盖了76华诞的印章,到了中秋节那天,我们还会有一个小兔子的中秋纪念章。”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朱蓓靓介绍。
在国庆当日下午4点到7点,中共一大纪念馆还推出红色文化集市,精心设置9个特色摊位,汇聚传统手工艺品、红色文化产品等,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假期中既能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感受红色文化的浸润。
为丰富广大观众朋友的夜间文化活动,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中共一大纪念馆特将闭馆时间调整为晚上8:00。在常设展《伟大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与专题展《信仰的力量 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展》中,每天也增加了多场定时讲解。观众们在专业讲解员与“党的诞生地”志愿者的讲述中,可以了解更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孕育诞生的故事,体悟雨花台烈士们为人民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假期期间也欢迎更多观众朋友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共同聆听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朱蓓靓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