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寻龙”以展探源
2025-10-03 文教


“C”形玉龙。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本版撰稿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刘秦春

今年是蛇年,国人称蛇为“小龙”,所以国庆长假期间去上海博物馆来一场“寻龙记”也是相当合适的。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系列大展第四展的“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在这个国庆将进入收官阶段。假期结束的10月8日,此展就将落幕。

说到红山文化,首先要知道红山是一座什么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城区的东北郊,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名叫“乌兰哈达”,蒙古语意思就是“红色的山”。赤峰这座城市因拥有红山而得名,而“红山文化”也由此命名。考古学者论证,红山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至5800年前后迈入古国文明阶段。红山文化分布于辽宁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以及河北省北部地区。

中国的史前文化目前定名的有几十个之多,但是红山文化显得尤为特别。其特别之处就在于红山文化不仅以龙图腾、龙信仰而闻名,还是“中华礼制之源”——早在6000年前就已构建了发达的祭祀礼仪体系,形成了中华民族敬天、崇祖、尊王的传统信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路径和特质。现在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华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果要为这条中华龙“溯源”,那红山文化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最大的看点就是龙。位于展厅C位的一条故宫博物院馆藏“C”形龙目前已是大网红。此玉龙呈现“C”,线条简约,鼻尖微微翘起,既威严又不失呆萌可爱。应该说,龙的图腾形象在中国过去五六千年之中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所以今人才会觉得可爱。

而展览中的一枚“玦形玉龙”则是1980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同样很萌。记者看到此龙为黄玉质地,龙身蜷曲呈头尾相对式,头部较大,额头隆起,圆弧形双耳竖起,隐隐凸起的一对大圆眼睛极具神韵,下额前伸,吻部凸出。用砣具将唇、眉、鼻等部位以阴刻线琢出轮廓,线条流畅,磨制光滑。颈部对穿一圆孔,内视有平行旋转的螺旋纹。尾端圆收呈细尖状,器身光素无纹。

玉龙是最为人熟知的红山文化玉器,根据器形差异可以分为C形龙和玦形龙两种。前者多为遗址采集,因整体造型近似C形而得名。正式发掘出土的玦形龙数量较多,名称可能主要源于蜷曲的身体,其定名学界未有定论,有猪龙或者熊龙等不同说法。

展期:6月26日—10月8日

开放时间:10:00~18:00(17:00停止入场),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一楼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

门票:免费


文物中的楚国八百年

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是上海首次集中展示安徽地区楚文化代表性文物的特展,共汇聚129件(套)重量级精品文物,带领观众穿越千年,领略楚文化的浪漫奇谲。展览分为“楚地风云”“楚物生辉”“楚王玄宫”三部分。

展期:6月15日—10月8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闵行区博物馆

门票:免费

唐代花釉拍鼓。 受访者供图

彩绘木马。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在奉博寻踪《长安的荔枝》

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是上海首次集中展示安徽地区楚文化代表性文物的特展,共汇聚129件(套)重量级精品文物,带领观众穿越千年,领略楚文化的浪漫奇谲。展览分为“楚地风云”“楚物生辉”“楚王玄宫”三部分。

展期:6月15日—10月8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6:30(16:0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闵行区博物馆

门票:免费

鎏金银壶。青年报记者常鑫 摄

当固原文物“穿越”到上海

固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南连接关中平原,西通河西走廊,北邻大漠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带,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编织成一幅绚丽的文明织锦。固原历史上的西周到隋唐时期,是文化交融发展的鼎盛时期。

如今,这些来自六盘山下的精美文物将跨越千里,来到黄浦江畔,在“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中与观众见面。

展览通过“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为观众呈现一部来自千年丝路重镇的精彩华章。不仅展示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壮阔图景,更以丰富的文物类型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

展期:7月9日—11月17日

开放时间:10:00~18:00(17:00停止入场),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二楼中国东方航空第二特展厅

门票:免费


记者 郦亮 刘秦春/文 常鑫/摄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