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新秀联袂登台,上京长假这份“豪华戏单”让市民过足戏瘾
2025-10-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上海京剧院历史上第一部连台本戏《七侠五义》,麒派艺术代表作《宋士杰》,京剧史上“里程碑式”的历史剧《曹操与杨修》……这个国庆中秋长假,上海京剧院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连演6天好戏,让上海市民过足戏瘾。

上海京剧院自1955年建院以来,始终以传承与发展京剧艺术为己任,积累了丰厚的艺术财富。此次献礼演出的5台大戏,选取了从建院以来各种风格的经典代表作品。连台本戏《七侠五义》相当于今天的电视连续剧,一般要连演几天,故事要加凑吸引人,相当考验一个院团的创作水准。新复排的《七侠五义》上下本自去年连演以来,备受好评。灵动的表演风格,精妙的机关布景与现代化的威亚技术推动剧情的发展,渲染了剧场氛围。

创排于1988年的《曹操与杨修》是尚长荣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此次展演中,尚长荣作为《曹操与杨修》的创排者之一,亲自指导青年演员复排此剧,他不但将表演的每一个细节细致地传授给后辈,还将技巧设计的依据、每次修改的缘由进行一一分析,并在排练场上鼓励青年演员结合自身条件去消化和吸收。

《宋士杰》和《黑旋风李逵》也体现了上海京剧院的这种传帮带的精神。前者作为麒派代表作,也是当今麒派领军人物陈少云的代表作。此次由年逾七旬的麒派名家陈少云带领弟子郭毅同台演绎,师徒同台实属难得,令人感动。《黑旋风李逵》是上海京剧院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的优秀剧目,此次由花脸名家安平与青年演员阮登越共饰李逵。而在《白蛇传》中,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挑梁主演白蛇,展现文武兼备的深厚功底。

此次上京的五台剧目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上海京剧院“守正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艺术理念。从周信芳先生塑造的宋士杰,到尚长荣先生诠释的曹操,上京的表演艺术始终强调用传统技艺塑造人物。此次国庆展演季,陈少云、史依弘、安平不约而同地提到在表演上追求“把人物演真”。作为麒派艺术的传承重镇,剧院始终以周信芳大师的演剧观念为标杆,将“真”作为表演的根本追求,要求演员通过精湛的唱、念、做、打,深入挖掘角色,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性格色彩,传递给观众艺术的“真善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