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大国际邮轮港今年预计接靠邮轮超250艘次,接待旅客超150万人次
2025-10-0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聚焦“海陆联动、国内联动、国际联动”,覆盖全市多区特色活动,串联文旅商体展全业态。以“邮行天下,轮启星海”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邮轮节落下帷幕。

据统计,2025年上海两大国际邮轮港预计接靠邮轮超250艘次,接待旅客超150万人次,将持续领跑全国邮轮产业发展。

  ◆  多方联动开启邮轮经济新生态  ◆  

本届邮轮节自6月12日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动以来,吸引歌诗达、爱达、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蓝梦等多家国际一线邮轮公司深度参与。活动期间,歌诗达赛琳娜号带领近700位外国游客重返吴淞口,开启中国首个“多母港”航线。上海首次实现从“单一母港”向“多港协同”的国际化运营升级,为全球邮轮网络注入“中国枢纽”新动能。

在跨区域合作层面,本届邮轮节首次推动上海与天津、深圳、青岛、大连等9个沿海城市提出倡议成立“邮轮+消费城市联盟”,使“港口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在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方面,朱家角古镇、苏州吴江、湖州南浔等文旅代表携手推出“国际邮轮+江南古镇”线路,打造“一程多站”全域旅游体验,进一步拓展邮轮经济辐射范围。

邮轮节期间,上海多区结合自身资源特色,推出形式多样的“邮轮+”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足不出市即可感受邮轮魅力。

临港新片区围绕航海文化打造多元体验,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犹说宝船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特展”,吸引14家博物馆及6家港航机构的150件珍贵展品参展,同步发布的“小小航海家研学营”与滴水湖游船年卡,联动环湖餐饮、文创资源,为青少年与家庭游客提供亲水休闲新选择。此外,上海天文馆《大器星成》陨石文化展、海昌海洋公园“虎鲸造浪节”等活动,形成“三节联动”的夏日文旅盛宴。

闵行区绚荟城则通过“邮轮+畅享”跨界市集,集结旅游、金融、本土品牌等多元业态,构建一站式邮轮消费服务链,让航海梦想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  “邮轮+”创新拓展产业融合边界  ◆  

在本届邮轮节期间,各大邮轮公司密集推出“邮轮+”创新产品,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

MSC地中海邮轮以“亚洲旗舰”MSC荣耀号为核心,打造“邮轮+文化、赛事、亲子、康养”四部曲:联合导演竹内亮推出中国首部邮轮旅客人文纪录片《出发再说》,以真实旅客故事传递邮轮旅行的情感价值;引入F1模拟赛车体验与吉尼斯世界纪录趣味挑战;携手乐高打造中国大陆首个海上乐高主题巡游及大师赛,配备贝亲主题房;特邀沪上三甲名医开展“海上名医讲堂”,为游客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国庆黄金周,MSC地中海邮轮更是为中国宾客精选多条宝藏海外航线,覆盖地中海、北欧、爱琴海、加勒比海等热门航区,带领宾客从罗马、威尼斯、热那亚、巴塞罗那等地启航,解锁别具一格的世界风景。

皇家加勒比则在环球港打造限时快闪店,复刻加勒比海上私属岛屿“可可岛完美假日”的梦幻氦气球,设置大船模展示、旅行艺术长廊、巧虎唱跳秀等互动环节,吸引市民互动打卡。蓝梦、爱达、歌诗达等品牌也陆续发布暑期航线和主题产品,展现邮轮旅游的多样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邮轮经济可持续发展,本届邮轮节落地多项产业创新与服务升级举措。东方航空联合携程、爱达邮轮发布“飞阅上海,邮启东方”空水联运产品,打通“航空+邮轮”出行链路;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邮轮赏魔都,惠享老字号”大礼包,并联合华夏国际邮轮、交银金科设立“邮轮数币创新研究工作室”,推动支付便利化。

未来,随着“邮轮+”产业链的持续延伸与服务体系的迭代升级,上海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定位,为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