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青年传薪者|让非遗如鱼得水
90后的张佳慧,有着诸多头衔——高级珠宝首饰设计师、上海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专家……自2013年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珠宝首饰设计与鉴定专业学习,接触到非遗技艺以来,张佳慧就一直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不停地奔跑,从创立品牌到发起全国珠宝首饰大赛,再到运营文创馆、打造个人IP,在创业、传播、教育等各个维度践行着作为一名非遗项目从业者的使命与担当。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文 徐易飞/图
结缘
创立自己的首饰品牌
在人群中,张佳慧的辨识度颇高——她总喜欢身着一袭素色新中式长袍,佩戴由自己设计的非遗当代首饰,再加上那瀑布般的披肩长发,可以说,她本人就是一个行走的IP。回忆起最初和非遗结缘,她欣然说道:“我非常幸运,在大一的时候,就遇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努力一辈子的目标,那就是做和非遗传承相关的工作。”那年,她在学院非遗大师班学习时,正好看到一组来自贵州的苗族银饰,一下子就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深深折服,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课余时间,张佳慧总喜欢往学校里的大师工作室跑,银饰、玉雕、漆艺、刺绣……每打开一扇门便是一条通往非遗世界的道路,她从那些独到的创意和精湛的技法中感受大师对工艺美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用自己的创作作出新的诠释。带着非遗创新作品,她参加各类创业大赛,频频斩获大奖,并在毕业那年创办了珠宝公司,以非遗工艺结合当代设计,打造独一无二的金银细工(花丝镶嵌工艺)首饰。花丝镶嵌可以说是珠宝工艺界的活化石,所谓“花丝万缕织金冠,妙手镶嵌有乾坤”,正是对这项精妙工艺的高度概括。“一开始,我只售卖自己做的首饰,后来,我将自己喜爱的大师的作品也纳入其中,半学期下来,销售总额逾50万元,这也是我第一次直接从市场端感受到人们对非遗的认可和喜爱。”张佳慧说。
在随后的几年中,张佳慧多次前往贵州,把藏在大山深处的非遗手工艺带进现代都市,让年轻人也可以欣赏、接触到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后来,她创立了首饰品牌“鱼你相依”。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张佳慧结识了苗族师傅吴建兵,邀请他担任品牌的首席工匠。拉丝工艺是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精髓——淬火软化反复捶打的银条,再逐次手工拉拔穿过拉丝板上数十级渐缩的孔道,最终加工成银丝。这“千锤百炼为条,千拉万扯成丝”的手工拉丝传统技艺,让银丝兼具极致细度与韧性,可承受搓丝、掐丝等复杂工序而不断裂。2019年,张佳慧还发起“星火燎原——鱼你相依”首饰设计大赛,收到来自全国32个省份的千余份稿件。
探路
运营非遗主题文创馆
2020年,以文创研究展销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学术体验馆及多元文创IP集成基地的我嘉文创馆·忆空间开幕,总面积近600平方米,张佳慧成功拿下了该空间首年运营权,担任首任馆长。
“从首饰领域跨到文创领域,对我来说犹如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我接触到70多家单位及多家知名文创品牌总共1000多种文创产品,一下子拓宽了我的思路——原来,我深爱的非遗,还可以在更多的载体上,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传播。”张佳慧回忆道,“除了文创产品,还有50多项体验课程。我亲自带花丝镶嵌的体验课程,和团队一起到学校、社区、机关、企业……让更多人可以自己动手感受非遗魅力。”
从一个珠宝品牌主理人,转型为一个非遗文创运营者,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事情,也遇见过不少经营上的难关,所幸都解决了。但经过这个波折,张佳慧意识到,非遗的传承光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足够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
没多久,一家前来文创馆参观的企业对花丝镶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询问她是否可以运用该技艺,为优秀员工定制一批奖章。这批奖章一炮而红,成了爆款,各个企业的定制订单也纷至沓来,还有学校向她发出了邀请。“我非常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奖章,有进步之星、学科之星、卓越之星……每个奖章还附有一张小卡片,他们可以写下自己想要说的话。”张佳慧说道,“其中,有一个获得进步之星荣誉的孩子写道,虽然自己不像太阳那么耀眼,但是也可以发出自己的星光。看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非常感动,也越发觉得做花丝工艺奖章有特别的意义。”
鱼跃
融入新媒体时代
说到新媒体赛道,依托新创立的更贴近年轻人审美的非遗珠宝首饰品牌“小鱼仙”,张佳慧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频道,每周日的晚上,她都会固定出现在直播间里。她告诉记者,品牌目前已经有上百个SKU,而卖得最好的,依旧是创业那年推出的首款爆品:小鱼造型的拉丝耳环。这款耳环已经迭代到10.0版本了,而且还在不断精益求精,无论是设计还是工艺,“每做一个新版本,我和制作师傅都会‘吵架’——设计的革新肯定会倒逼工艺的创新。”
张佳慧的这个新品牌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与非遗打交道的这些年里,她看到很多产品的价格还无法完全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张佳慧说,最近,她刚刚提交了一份注册申请,希望通过打造一所“鲤想学院”,集合培训、设计、制作、展示、销售、活动等各个环节,吸纳更多从业者加入进来,发挥集聚效应,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合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我将发挥鲤鱼跃龙门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前行。”张佳慧说。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文 徐易飞/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