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从“初心之地”到“转折之城”沪黔少先队庆祝建队76周年联合主题队课举行
合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施培琦/图
10月11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从“初心之地”到“转折之城”沪黔少先队庆祝建队76周年联合主题队课活动在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举行。团市委书记上官剑,黄浦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少先队队长学校名誉校长李铭,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团市委挂职副书记杨杨出席活动,全市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及少先队工作者代表150余人参加活动。
参与活动的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及少先队工作者代表通过微视频队课、故事讲述、AI隔空对话等环节回望过去、畅想未来。
重温波澜壮阔的历史
沪黔两地少先队员同上一堂队课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贵州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活动现场,沪黔两地少工委组织上海、贵州两地少先队员同上一堂微视频队课,在同一时间、不同时空,共同感悟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门口的淡水路地面上,镶嵌着金色徽章,镌刻着六个字——红色经典步道。因为沿着这条步道往前走,能看到历经百年的石库门建筑,其中最庄严的那一栋,就是中共一大会址。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2)中队的李希言表示,“百年前,这里是民族复兴的起点、国家觉醒的地标。如今,这里是我日常学习生活的地方,所以,我更感到光荣和骄傲”。
立足当下、不负时代
努力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生力军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如今,少先队员们在祖国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模样。他们不仅是历史的倾听者,还积极走进各类红色场馆,用童言童语讲述光荣历史。
红领巾讲解员金言表示,“习爷爷说‘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我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里学到了党的历史,在渔阳里了解了团的故事,也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红领巾讲解员包令文每每讲起遵义会议的故事,都会无比感动。“红军冲锋在前保家国,百姓全力支援,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更激励我努力讲好红色故事,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全国各地。”
2006年,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红领巾社团——“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旨在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党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做‘红喇叭’小讲解员的过程中,我将这份幸福又传递给了更多小朋友们。”孙唯祎说,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红领巾一直激励大家前进,“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我们一定会长得正、长得壮、长得好”!作为“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的一员,李梓萱同样表示,要用小伙伴们听得懂的话,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
理想种在心中,向着未来全力奔跑
将个人梦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
小小奖章、意义非凡,为了更好地推动“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蓬勃开展,团员哥哥姐姐们为少先队员送来了一份特别的建队节礼物。活动现场,团市委书记上官剑,黄浦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少先队队长学校名誉校长李铭,团市委挂职副书记杨杨共同发布“红领巾奖章”幸福课堂。
少先队员手捧“红领巾奖章”眺望未来。2035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将积极争取戴上团徽,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2050年,他们正值年富力强,将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先锋……伴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上演,少先队员与AI形象对话,一起畅想“未来的我”。大家纷纷表示,畅想未来不是空谈,而是鞭策,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像革命先辈一样信念如磐;要把中华文脉刻在心中,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要把奋斗精神付诸实践,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在生活中磨炼意志,在挑战中勇往直前。
最后,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老师带领全场少先队员呼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施培琦/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