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眼中的临港什么样?这场青少年国际创意艺术大展给出答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视频
如何通过童趣与文化的无界碰撞,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国际范、未来感和人文温度?10月11日,“年轻临港·无界创新”2025青少年国际创意艺术大展给出了答案。
现场,记者遇到了《数字梦境》创作者于北辰,今年13岁,她是上海中学东校的一名学生。临港这片土地也在她心中烙下了独特的“浪漫印记”,在她眼里,临港是温柔的粉色。在《数字梦境》中,于北辰以少女独有的细腻视角,将心中的临港娓娓道来。画面里既有彰显国际风范的双子塔和充满未来感的荣耀之环等地标性建筑,也不乏海边翻涌的浪花与生机盎然的植物,刚柔并济间尽显临港之美。
谈及在临港的生活,她满是喜爱:“我常和父母在滴水湖畔骑双人自行车,学校也会经常组织我们去耀雪冰雪世界玩雪。我还特别喜欢临港的海洋公园,以前住在市区时,我们特意办了半年卡,如今搬来这里,去海洋公园就方便多了。”此外,每当临港举办无人机表演,于北辰只需和父母驱车一小段路,就能邂逅那场美轮美奂、满溢科技感的视觉盛宴。
《筑梦双城》作者伍符申琪今年5岁,她的这幅作品今年世博会期间,和另外10幅来自临港的佳作在“世博双城・樱花对‘画’白玉兰”大展上,与大阪青少年的樱花主题作品共同展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伍符申琪从小就经常和父母一起看画展,“画展中的颜色搭配很吸引我。”在她眼中,上海有着独特的色彩,因为每天能看到道路两旁大片的树木,觉得上海满是清新的绿色,十分美丽。此外,她还在创作中融入了白玉兰造型等元素,这些都是她心中能代表上海的亮点。
记者了解到,这场汇聚中日青少年创意灵感的艺术盛宴,以大阪世博会为起点,经中华艺术宫巡展,又在临港新片区绽放,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接力。本次大展共展出200余幅作品,延续了三个月前大阪世博会的艺术对话。展览以三大主题展区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时空隧道”,让观众沉浸其中。临港投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阪展览让世界看到了临港少年的创造力,国内巡展则让本土观众以新的视角认识自己的城市。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2月,还将举办“公园写生马拉松”艺术大赛等系列活动。临港文化艺术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览主题是“年轻临港,无界创新”,希望通过孩子们的作品,用他们的艺术创意打破边界,向世界传递临港这张年轻活力的城市名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