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即将启幕,近千场活动等待公众参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10月18日至24日,上海将迎来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记者从10月1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的保护周活动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绘就绿色未来”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宜居城市”“两山实践”三大主题,超千场活动将构建公众深度参与的自然保护科学实践网络。
科技引领全民爱自然
市科委副主任黄红介绍,本届自然保护周突出两大特点,一大特点就是凸显科技引领,共筑国际化科技生态创新枢纽。
10月18日的启动仪式将展示前沿科技在上海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一江一河”智慧治理等生态保护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推出本届自然保护周重点活动,发起“绿色未来行动倡议”。今年还将注重国际交流,线上线下接力,邀请全球知名专家分享自然保护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宝贵经验,并为绿色技术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宜居城市建设开展研讨,打造促进科技合作、共话生态未来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同时,自然保护周也将强化科普惠民,构建全场景全民科学实践网络。据介绍,本次活动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以科技为纽带打造了超过1000场特色活动,让公众在参与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共生之美。
市生态环境局推出首批11条生态研学路线,涵盖徐汇西岸“生态艺术骑游”、崇明湿地“生物多样性探秘”等主题;39家“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和90家“上海市环保设施单位”集中向公众开放;支付宝空间站将举办系列科普讲座、环保市集、流动环保艺术展;市水务局(市海洋局)将携手多家单位开展“我们的海洋,我们的岛”海洋科普系列活动。
市绿化市容局推出生态践行活动,“你好,环上公园”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以及公益市集和主题科普巡展将在全市动植物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机构开展。上海自然博物馆牵头开展“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活动,包括5个公众科学项目及“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展将于11月1日-16日在上海动物园举办,通过可视化、互动化形式展现沪滇两地“共抓大保护”的动人故事。
此外还有手机随手拍大赛结合AI技术,触发科普新玩法,主题摄影展、主题科普影视展映活动则以科学之光点亮自然之美,通过影像艺术探索科学与美好生活的紧密联系。
近千所学校已开展
面向青少年的自然保护教育是本届活动的重要一环。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常华阳介绍道,今年的青少年主题活动以“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创新绘就绿色未来”为主题,包含三大板块:“观察自然——青少年常见鸟类识别活动”“笔记自然——青少年自然笔记展示活动”和“揭秘自然——青少年生态调查实践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活动已在全市16个区近千所学校展开,参与人次达20万。
“观察自然”活动鼓励青少年学习常见鸟类知识,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深入自然,通过认识了解周围的鸟类,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自觉。活动特别编写了《爱鸟护鸟亲自然》活动手册,线下发放近万册,并录制了8个鸟类知识播客,电子版手册同步发布。以知识问答形式开展的常见鸟类识别活动吸引了14,000余名青少年参与。
“笔记自然”活动鼓励青少年亲近自然,对社区及周边公园内的动植物进行记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物种特征,动手制作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近年来,学生提交的作品质量显著提升,作品不仅描绘物种形态特征,还记录了观察时间、地点及环境变化,体现了青少年的科学探究态度和对自然世界的细致观察。
“揭秘自然”活动鼓励青少年参与生态调查实践,近距离了解城市动植物生态现状,引导他们发掘并记录身边的自然生态故事,通过对社区、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城市自然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形成讲述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根据计划,10月将在上海植物园开展青少年主题活动现场活动,12月底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举办优秀成果展示活动。
杨浦区先开启预热
当科技之光与自然之美交织,一场关于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在申城悄然绽放。记者了解到,作为本届自然保护周的预热活动之一,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指导,杨浦区科经委、杨浦区科协主办的“科技筑梦家园,共建生态之城”人与自然市民科普活动已落地黄兴公园。近60组亲子家庭踊跃参与,以奇思妙想为笔,以环保材料为墨,共同绘制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现场,亲子家庭化身为“环保建筑师”,用双手直接与环保、与科技对话。迷你砖块在他们手中有序堆叠,植物基环保水泥巧妙填补缝隙,太阳能灯让绿色科技充分融入生活。除了别开生面的DIY活动,现场还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科普游戏。“绿色科技快问快答”环节,问题涵盖生态保护知识、绿色科技成果等多个领域,参与者们积极抢答,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生态知识的理解;“搭桥渡河”游戏考验团队协作能力,亲子们携手搭建桥梁,在实践中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垃圾分类趣闯关”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的要点。每位参与活动的孩子还能得到“美丽上海行动者”水晶奖牌。
“没想到环保材料能和太阳能发电结合起来,让孩子直观地理解了科技如何为环保赋能。”一位家长在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环保宣言”:“我以后要当环保小卫士!”“我要告诉同学们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
据介绍,组委会还将通过“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发起“人气环保小达人”DIY作品人气投票活动。届时,大众将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具创意与环保理念的作品,得票最高的3组家庭将获得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精心定制的宣传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吴恺/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