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乡村的风情都在“四季村歌”里,长三角方言歌曲大会有看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中国的乡村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不过乡村要保持特色,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要保护好自己所在这片土地的民歌。这些民歌用自己的方言唱着自己的生活,文化都在里面了。2025上海市“四季村歌”——秋季村歌展演活动暨长三角方言歌曲大会10月15日在金山朱泾镇举行。
以“繁荣乡村文化新生活 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为主题的此次村歌展演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金山区文旅局、金山区朱泾镇政府主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文化馆共同协办。来自长三角区域的十余支优秀代表队齐聚一堂,他们某种意义上代表了长三角乡村民歌的最高水准。
活动在小组唱《欢迎你到金山来》中拉开帷幕。整场演出立足于金山卫、青浦田山歌,以及普陀、奉贤等地创作歌曲等上海本土优秀民间艺术,同时联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独唱、小组唱、合唱、情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经济发达、文化多元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民歌的高地。金山卫田山歌《田野飞田歌》《啥鸟飞来节节高》等旋律高亢嘹亮、自由奔放和歌词朴实、贴近生活。青浦的《问花名》用现代审美演绎传统民歌。上海市群艺馆的《阿婆茶》展现江南的婉约美等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浙江的《䑩公䑩母》、安徽的《家在淮上》和黄梅歌《山野的风》等为大家带来了江南百味,也让上海市民和其他地方的游客体会到了江南不同的地域风情民俗。
上海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表示,本次展演活动是上海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和培育乡村文化资源,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