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艇”有意思!上海打开皮划艇的一百种方式
2025-10-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 郭容/图、视频

10月19日全国青少年皮划艇U系列联赛上海崇明站结束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皮划艇项目决赛将于11月中旬拉开序幕。如今,在竞技项目之外,皮划艇也在焕发新活力。

划艇净湖捡垃圾、划艇听水上音乐会、带着毛孩子一起划艇……在上海,皮划艇这项小众的水上运动不再仅仅是纯粹的划船项目,日益成为大众化、多元化的轻户外活动,与年轻化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合。

■ 一种很新的环保方式,边划艇边在湖里捡垃圾

“运动+公益”的创新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士加入环保活动。不再满足于通过徒步、跑步参与陆上环保活动的青年环保人士,把视线扩展到了水上环保活动。

在青浦区淀山湖入水口,一群青年正划着皮划艇,手持网兜跃跃欲试,打捞水面漂浮的饮料瓶、包装袋等生活垃圾。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水上运动,而是上海益社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探索的创新公益模式。在以往“捡跑”公益项目的基础上,益社最新推出了“捡划”活动——借助皮划艇清理水上垃圾。

淀山湖是上海重要水源地,但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活垃圾问题不容忽视。今年夏天,青年环保人士聚集到淀山湖游艇码头,开展水上捡垃圾的行动。“单次累计清理垃圾近100公斤,锻炼、环保,一举两得。”创始人李磊介绍,该项目自去年启动,已成功举办3次,计划每年夏秋季节常态化开展。参与者以企业青年员工为主,每场在30至50人左右。下水前,他们会提供专业教练培训划艇技巧和急救知识,让环保行动变得有趣的同时保证安全。

为何将皮划艇与环保结合?李磊坦言,传统环保活动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限,而“皮划艇+环保”的模式同时满足了公共志愿服务与个人体验的双重需求。尽管许多参与者是第一次接触皮划艇,但这一创新项目激发了青年对皮划艇运动以及可持续生活的兴趣。

李磊观察到,不少参与者通过行动逐渐思考自身日常行为,也慢慢爱上皮划艇,甚至自购装备持续参与水上运动。这意味着,在“可持续走进寻常生活”的探索中,运动正成为关键纽带。它本身不仅作为一种可持续行动方式,也带着可持续理念拓展了环保行动的边界。而在结构为三分大陆七分海洋的地球上,借助皮划艇,环保者不仅可以在水上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也可以通过它去探索双脚无法抵达的区域。

他期待,未来可以吸引更多皮划艇青年爱好者们参与进来,赋能环保,让皮划艇爱好者不再只是“划船者”,而是生态网络的修复者。当他们荡起双桨,桨声里荡漾着公益与健康交织的可持续未来。

■ 皮划艇音乐会,泛舟水上感受动静结合

离虹桥火车站不远,蟠龙天地跳岛水上运动中心将皮划艇作为交通工具之外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跳岛创始人张鲲和团队在这里打造的诸多“水上+”轻户外运动,承包了年轻人一年四季的皮划艇项目。

国庆中秋假期,每晚三场水上音乐会在这里接连举办。当夜色降临,歌手驻唱的歌声与水波声交织,水面与灯光、月光交映,听众们悠闲地坐在发光的皮划艇上,随着轻柔的水波摇晃欣赏音乐。

对于从小出生在江南水乡的人来说,渔舟唱晚、凭栏听雨的古典意境自是不陌生。但将音乐会和皮划艇的西方活动形式融入江南水乡,却难得一见。

音乐会期间,蟠龙天地的滨水空间成为夜间活力的核心载体。有游客评价,安逸的氛围与潮流的风格碰撞让水上、岸上游客身心放松,慢慢“享用”音乐和美景带来的视听觉盛宴。还有游客反馈,在皮划艇上听音乐,视角和感受都与岸上截然不同,仿佛音乐与水波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几乎每场都要排队。”张鲲回忆假期活动的盛况。新颖的方式正击中了注重体验的年轻人的内心,吸引了不少25岁至40岁的游客前来,也聚集了岸上的游客观赏。他透露,10月底,这里还将举行今年最后一场水上音乐会。

而在秋冬季,皮划艇下午茶限定浪漫体验也会陆续推出,成为年轻情侣们的约会宝地。泛舟河上的佳偶可以一边享用茶点饮品,吹着晚风欣赏夕阳染红河面。未来这里还会打造常态化的轻户外活动场景。

张鲲和团队正在打造0到1的孵化基地,让皮划艇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形式融合起来,通过降低门槛让更多人愿意接触、敢于尝试这项活动。这种理念正好迎合了现代年轻人追求新奇、注重生活方式的趋势。

■ 毛孩子皮划艇,携宠划艇体验人宠友好

在跳岛,皮划艇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让毛孩子也感受到玩水的快乐,这里还推出了携宠皮划艇活动。

上周末,蟠龙天地的湖面格外热闹,一场别开生面的“毛孩子皮划艇”活动正在这里上演。用户凭蟠龙天地商场积分可免费兑换一次活动体验。

上午十点,跳岛水上运动中心已聚集了二十多位带着宠物的年轻人。王女士抱着8个月大的马尔济斯,上船前给它穿好救生衣。不远处,瞿先生正努力控制着兴奋的两岁金毛,牵引绳在瞿先生手中绷得笔直。报名此次活动的大多都是第一次体验这种人宠共渡一艘艇的活动,甚至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皮划艇。相比紧张感,他们的新鲜感更占上风。

下水前,教练叮嘱每个人和水猎犬之外的宠物穿好救生衣,随后向他们传授上下船要领和划桨动作。安全准备工作做好后,配备的安全员会一一将大家扶上船,并向大家保证:“充气皮划艇可以承载200公斤体重,两人一宠不在话下。经过治理,这里的水域几乎是清澈见底,水深只有1.5米,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湖面上很快飘荡起欢声笑语。有的皮划艇上,不会游泳的小型犬安静地蹲在主人脚旁边,警觉地观察着水面;有的船上,柯基勇敢地把前爪搭在船边,好奇地张望水下的世界。而金毛这类水猎犬已经在水里游了好几个来回。“咔嚓”声此起彼伏,年轻人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自己和毛孩子们的难忘时刻。

水上一小时未及尽兴,登岸时,年轻人们交换着养宠心得,相约再聚“要来二刷”。王女士的男友擅长划龙舟,体验完皮划艇后将二者做了对比。“皮划艇更好上手,而且对新手非常友好。”他认为,龙舟由于需要多人协作、集体组织,难度更大,而皮划艇这项活动门槛低,更贴近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运动的推广上,他觉得也可以从中借鉴可取之处。而在一桥之隔的码头,蟠龙天地的乌篷游船项目也在传统之上突破改进,“宠物可上船”在不断“拉拢”青年人。

  >>> 业内观点  

划艇“新花活”助力项目普及度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皮划艇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2024-2029年中国皮划艇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6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1.5%。不过,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级划艇教练员万义介绍,皮划艇这项水上运动在国内的受众基数还比较小,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为培养后备人才的青少年皮划艇U系列比赛项目才设立四五年时间。

但他进一步强调,这项运动门槛较低,“皮划艇+”的娱乐休闲体验项目有助于皮划艇下沉到专业运动人士之外的普通受众群体,提高普及度。他建议,对于新手,尽量到水上俱乐部或配备有安全员的开放水域体验这项活动,体验皮划艇前要穿好救生衣,结伴出行,以保障自身安全。他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推广水上运动,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已开始试点营业,不过这里暂时只推出赛艇项目,未来可能进一步推出皮划艇和龙舟项目。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