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什锦”展引发热议,在市井中提炼生活真谛是一种态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摄影家陆元敏就开始将镜头对准了自己成长生活的上海这座城市与市民。这是一个有意识的行动,因为他已经预感到一场城市的深刻变化即将来临。现在,他在这些照片中挑选了近300张,汇成了正在上海市群艺馆举行的“上海什锦”摄影作品展。展览将持续到11月9日。
在中国摄影界,陆元敏的名字与中国当代摄影史紧密相连。有人说,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对上海这座城市持续拍摄记录,看陆元敏的摄影作品就是看一部城市变迁史。但是显然,陆元敏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怀旧主义者。一个例证就是他这次的“上海什锦”展是一个彩色摄影作品展。在2007年之前陆元敏都是用黑白胶片拍摄的,自2007年起,因为习惯的黑白胶卷买不到了,陆元敏开始尝试拍摄彩色数码照片,以“什锦”般的丰富层次细腻捕捉上海多元的文化肌理。也就是说,“上海什锦”展的参展作品都是2007年之后拍摄的,其中半数以上是近年新作。
此次展览聚焦“数码时代的上海”。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在上海”汇集了陆元敏镜头之下近年来上海城市变迁中的超现实瞬间。“在身边”则包含更多陆元敏所关注的海派生活中的日常细节。“在乡下”分享了陆元敏近期较新的拍摄项目成果。“时间玩具”如电影彩蛋一般,展示了10多年前陆元敏用迷你果冻相机所拍摄的一批颇具玩味色彩的影像小品。
在陆元敏看来,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彩色胶片,无论是手动相机还是数码相机,都只是拍摄手段的不同而已,他的摄影理念却从未变过,那就是紧贴上海的地气,如同“影像拾荒者”般在市井中提炼生活真谛。对他而言,“拍照是我好不容易找到的快乐。”这份纯粹的快乐,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拍摄创作。而他的数码创作,正如他所说,“只要记忆中的景物仍在,人便顿时安心。”这些影像,既是他个人记忆的珍贵存档,也是上海这座城市集体记忆的视觉档案。
展览联合策展人徐昕对记者说:“他委身于镜头之后,却比谁都要明白上海生活的日常真谛,近如眼前的碗盏、脸盆、桌布,远如于楼顶俯视下石库门的琐碎片刻。他将这些瞬间一一定格,串联成属于陆元敏式美学的上海图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