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上线,破解产学研转化“最后一公里”
2025-10-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文 记者 郭容/图、视频

10月26日,2025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暨沿沪宁城市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日在普陀区举行。会上,“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在线平台正式启动运营,“沿沪宁技术经理人联盟”亮相,并集中发布首批沿沪宁城市技术需求榜单。这一创新平台通过智能匹配算法和技术经理人服务,正在推动沿沪宁城市区域协同创新,打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线集市    让科创资源“流动”起来  

“往往是高校有技术、企业有需求,却总难精准对接。”南京中鑫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绍文一语道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而“沿沪宁协同创新在线集市”的上线,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

据普陀区科委副主任靳文娟介绍,今年2月份以来,普陀区发挥自身区位优势,主动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在沿沪宁各城市间密集展开涵盖资源、需求、合作的“三张清单”梳理工作。为了让“三张清单”上的资源与需求高效流动起来,普陀区同步打造了这一在线平台。

“这个平台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打造,上海普陀区乃至全市各区、沿沪宁8市的各个高校、机构、企业等都可以在这里发布需求,也可以根据关键词搜索找到对接的项目和平台。”靳文娟说,平台汇聚了普陀及沿沪宁8个城市的科创资源,包括大型科研仪器、众多高校院所的前沿成果。通过一张交互式地图,用户可以直接链接到各城市的科创云平台。

平台背后匹配了智能算法,可以精准触达使用者的需求。高校教授发布科研成果时,可详细标注创新点、专利情况、技术成熟度等信息;企业通过关键词搜索,系统自动进行供需匹配。这一机制改变了以往产学研对接“几天活动就散场”的困局,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从短期到长效的跨区域科创资源联动。

7月试运行至今三个月,在线集市目前已收集553条有效需求,其中技术对接和融资需求353条左右,成功促成30项合作,合作金额达1600万元。

  “科技红娘”   打破技术与市场的隔阂  

但智能算法只是第一步。为确保线上匹配真正落地,普陀区配套培养了一支技术经理人队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技术经理人往往扮演着“科技红娘”的角色,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

“在线平台做好了初步的需求对接之后,我们还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经理人’提供后续服务,确保合作的项目能正式落地。”靳文娟介绍,这些技术经理人主要来自高校老师、企业研发人员以及市场拓展人员、第三方服务机构等。

郝绍文就是其中一员,他几乎每周都奔波在沪宁沿线。“我们技术经理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打破这层隔阂,把资源高效整合起来,把转化体系做活,最终推动产业往前跑。”郝绍文说,“南京很多企业需要上海的前沿技术,我们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技术成熟度、价格预期、应用场景等关键信息,实现精准对接。”

在本次活动上,汇聚74名技术经理人的“沿沪宁技术经理人联盟”正式成立,技术经理人代表联合发布了首批2.3亿元人民币的“沿沪宁城市技术需求联合发榜”,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初见成效    交易会现场首单合作落地  

大会同期,在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现场,在线集市促成的首单合作正式落地——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机器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达成技术转让合作意向,估值达800余万元。

上电科集团在工业电机研发领域深耕多年,近年来在机器人领域积累了共性技术和工程成果。而这家江苏企业在模具设计制造、座椅骨架生产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制造基础,但面临产业升级需求。双方的合作,是传统制造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战略选择。

“这种成果转让的方式,能够大大加速企业的产业化进程。”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告诉记者,“如果企业靠自己建团队、搞研发,周期会很长。通过在线集市的精准对接,企业可以快速获得成熟的技术方案。”

郑军奇透露,目前还有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未来我们将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打造‘五位一体’的客户服务模式,充分结合行业资源、共性技术研究、标准研制以及检测认证能力。”

据了解,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作为贯通长三角的经济大动脉和“金边”,覆盖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九座城市。沿线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市科技公司集聚,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当天活动还发布了首批沿沪宁创新联合体和“沿沪宁产业创新贷”等金融产品,面向沿沪宁、服务长三角的长三角一体化实体服务枢纽“沿沪宁协同创新中心”也建成开放,为江苏八市提供人才、金融、政务、出海等综合服务。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文 记者 郭容/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