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入库一年即匹配成功,00后列车员成为上海最年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5-10-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剪辑 受访者/图、视频

10月27日上午9点,21岁的上海客运段高铁六车队列车员李成亮静静地躺在采集床上,鲜红的血液通过导管缓缓流经血细胞分离机,伴随着机器规律的运转声,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一点点汇集到采集袋中。历时4小时的采集结束后,这些“生命火种”将为一名小患者重新点亮生的希望。

报名入库后曾经以为会“概率渺茫”,没想到短短一年就匹配成功,这让李成亮觉得既神奇又幸运,而他也成为目前上海市年龄最小、从入库到匹配成功时间最短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从登记入库到完成捐献仅用14个月  ※  

27日13点08分,李成亮完成了历时4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看着装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保温箱被专人护送离开,他内心有些感慨:“感觉很值得,熬了这么多天,又躺了这么长时间,感觉这一刻无比地自豪。”

李成亮的这次捐献,始于一次不经意的善举。2024年8月,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李成亮入职上海客运段,随后他和同伴们前往浙江诸暨参加单位组织的统一培训。“培训时,红十字会的老师在课上讲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并问我们有没有自愿报名的。”李成亮被“一次捐献可以挽救一个生命”这句话深深触动,课后毅然和朋友们一起报了名,并通过采集口腔黏膜样本的方式完成了采样入库。

当时,李成亮觉得匹配成功的概率很渺茫,没想到,今年9月16日,他就收到了来自上海红十字会的电话。“那天我正好休息,刚睡醒就接到了电话,我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小患者初配成功了,我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得知患者病情十分危急,李成亮毫不犹豫同意捐献。“我能体会患者和家属的无助,我若拒绝,他们可能会失去最后的希望。”在李成亮看来,捐献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初步配型成功后,后续还有各种检查流程,直到体检环节,李成亮才把这一消息告知了父母。与许多捐献者曾经面临的情况一样,远在连云港的父母出于对儿子身体的关心,一度持反对态度。但李成亮没有急躁,他耐心科普,并找了从事医疗工作的亲戚给父母进行专业解释,最终用科学与真诚赢得了家人的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他所在的上海客运段也迅速行动起来。“车长和车队领导都非常关心我,考虑到我即将捐献,积极帮我协调工作,让我好好休息,以最好的状态完成这次生命的接力。”来自单位的强大支持,让李成亮卸下了所有包袱,轻装上阵。10月23日,李成亮入院开始注射动员剂。面对动员剂带来的腰部酸痛等反应,他并不觉得辛苦,一直期盼早点到捐献那天。

从登记入库到完成捐献,李成亮跑出了生命救助的“加速度”——仅用了14个月。而他也成为目前上海市年龄最小、从入库到匹配成功时间最短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  

在整个捐献准备过程中,21岁的李成亮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沉稳与担当。而这次捐献经历,也让他对自身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识到,无论是列车上的贴心服务,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内核都是“传递希望”:服务传递的是平安抵达的希望,捐献传递的则是生命延续的希望。

自入职上海客运段以来,李成亮先后在高四车队、高六车队的俞颖颖、陶琴、高芳、杨莹、陈露、李若凡等班组担任列车员工作,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一个肯学肯干、吃苦耐劳、用心服务的阳光大男孩,班组备品箱等重物搬运时他总是主动请缨,与同事们相处也很融洽,体现出不同于年龄的成熟与稳重。

“虽然是男孩子,但他非常细心。”高铁六车队列车长陈露说,李成亮工作中总能为遇到困难的旅客及时送上帮助,经常收到旅客表扬和锦旗。今年“五一”期间,李成亮值乘的G1655次列车刚从江山站开出,他就发现了一个未买票且独自出行的小朋友。为孩子办理了补票手续后,李成亮在途中还对他多加照看,把他安排坐在列车乘务员边座。到达目的地厦门北站后,看到列车长陈露将小朋友送下车并及时与其家人取得了联系,李成亮才彻底放心。

就在几周前,李成亮值乘时遇到了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乘车,沟通交流中他得知孩子身体不好,母亲刚带她看完病。看着这位母亲伤心落泪,李成亮心里也很难受。“当时我已经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正好即将救治的也是个孩子,所以内心格外受触动,对于捐献也更加坚定。”李成亮说,自己当年选择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就是因为喜欢帮助别人,觉得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上班后,我经常帮助别人,听到别人对我说‘谢谢’,会促使我下一次更好地去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从别人的脸上获得笑容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李成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铁路青年的品格与社会责任感。如今,他对“责任”二字的重量有了全新的认知。而作为“沪上最年轻捐献者”,李成亮也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破除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解。“加入中华骨髓库,或许就是为一个家庭留下希望的种子。这份举手之劳的善意,足以在某个时刻,点亮一个生命的全部未来。”

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上海铁路系统已有751位志愿者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近三年,已有3位上海铁路员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分别是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第566例捐献者、铁路上海机辆段的胡文鑫,第575例捐献者、上海铁路南翔站的杨叶茜,第675例捐献者、上海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的吴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剪辑 受访者/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