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让时光守护者,感受到被守护的温柔
2025-10-27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200多场公益拍摄,7000多位老人,上万张饱含故事与温情的肖像照,6年来,公益摄影师居建琴与刘峰发起的柯罗诺斯项目公益拍摄,为进入垂暮之年的人们定格了生命中庄重而温馨的瞬间。在智能手机拍照唾手可得的今天,他们用精心调整的光影、专注捕捉的神韵,以及最终交到老人手上的实体相片,传递着一份份无可替代的仪式感、一份份对生命的深切尊重。这些有爱的镜头,是在深情地挽留易逝的时光。

然而,如今这一温暖人心的行动,却因相机损坏、设备短缺面临中断的风险。于是,两位公益摄影师呼吁社会给予助力。

助人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而是和你我一样背负生活与经济压力的普通人。专业的相机与镜头本就价格不菲,6年来的公益路上,刘峰和居建琴更是经常自掏腰包为老人冲洗照片。这背后,是个人与家庭的默默付出。这种付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为了给老人拍好照,提供情绪价值,两人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对于热心公益的业余摄影师来说,殊为不易。

现在他们希望得到帮助,缓解持续投入带来的压力,这份诉求合情合理。公益的热忱,难以完全建立在个体的无条件付出之上。更重要的是,助人者不是心如止水的圣人,在持续多年的无私付出后,照亮他人的人同样渴望被照亮,得到社会的正向回馈。这也是人之常情。

助人者的热情需要被滋养,努力需要被肯定。当他们传递温暖时,社会如果能回以关注与扶持,便能形成善意的循环,让这份事业走得更远。

多年前接受采访,刘峰联系自身对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行了独到阐释:“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大富大贵,还没有到‘达’的程度。但我却觉得,应该力所能及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手做好事。”说得真好。“达则兼济天下”看似是很高的理想,普通人遥不可及,但其实,只要每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光发热,这个境界是可以企及的。

我们帮助别人时如此,对待助人者也应如此。或许您有一台闲置的相机,或许您愿意提供一些资源支持,或许您能传播这份求助……总之,让我们汇聚力量,给这些为他人挽留时光的守护者以帮助,让他们的镜头能够映照更多渴望被定格的笑脸。请不要辜负这份珍贵的公益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唐骋华

编辑:张红叶

编审:陈晓培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