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合伙人构建关爱型街区

志愿者为特殊儿童送上礼物。受访者供图
近日,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儿童康复楼二楼的公共区域焕然一新。这个昔日单调的走廊空间,已成为集多媒体互动教学与模拟交通实景于一体的特殊儿童成长乐园。这一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空间本身的升级,更在于它生动诠释了“社区合伙人”模式如何以具体行动推动关爱型街区的构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合伙人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负责设计的同济大学梁靖老师团队面临三大挑战:确保走廊通行安全、保留原有扶手功能、聚焦特殊儿童的真实需求。团队最终以“高铁乘车”和“道路交通”为主题,通过游戏化手段让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学习生活技能。“我们希望通过自发学习代替说教,”设计师解释道,“例如在红灯状态下过马路,系统会发出警示音,让孩子们在互动中理解规则。”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正是社区合伙人工作方法的精髓。
揭牌仪式当天的场景更是社区合伙人理念的生动展现。“兴业心连心”义工队携手20余组特殊儿童家庭开展“艺起·游园会”互动活动,志愿者通过趣味游戏促进儿童手眼协调与社会融合。现场笑声与鼓励声交织,特殊儿童家长感慨道:“这里变成了孩子们很喜欢的学习乐园。”这种由企业员工自发参与的志愿服务,正是社区合伙人促进街区融合的具体实践。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社区合伙人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企业的义工队已成立二十年,2024年至2025年累计服务超1100小时,员工参与度持续攀升。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租赁及管理总经理兼兴业太古汇联席总经理(中国)丁瑞芳女士表示,“兴爱创艺”自2018年启动,每一期都会与优秀的设计师合作,已走过上海、嘉兴等4个城市,累计完成改造面积超19100平方米。这种长期投入让公益行动不再是短暂的市场行为,而成为社区建设的稳定力量。
从特殊儿童康复空间的改造,到住宅社区的细节设计,“社区合伙人”的本质是以善意洞察需求,以专业落实行动。当企业将自身定位为社区发展的共建者时,冰冷的建筑便能转化为温暖的共同体。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公益项目,都是构建关爱型街区的重要基石,而社区合伙人的持续投入,终将让街区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人文关怀的温度。
文/杨颖
文/杨颖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