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卓越而有温度”的医学人才!《新时代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共识》在沪发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未来的医学人才是怎样的?如何培养“卓越而有温度”的医学人才?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研讨会上强调,新时代医学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涵养家国情怀、服务意识和人文温度。他提出要构建“干细胞式”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体制机制、培养模式和科研范式的系统性改革,将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教育贯穿始终。
10月30日,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办的“新时代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全国50余所医学院校代表共同见证了《新时代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共识》的发布。这份共识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在实践育人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指明了方向。
《共识》指出,实践育人是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坚持知信行统一、师生教学相长、实践与专业融合、校院企社协同、服务与受教育相结合,融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推动课内外一体设计、育人要素系统集成,打造具有医学特色的实践育人新范式。
要将价值引领贯穿实践育人全过程,推动社会课堂和思政课堂的有效融合,广泛开展体现医学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围绕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医教协同拓展实践内涵,强化实践育人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建设多元的实践育人师资队伍,整合社会资源支撑实践育人,加强实践育人品牌的宣传推广和示范引领,着力培养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健康的卓越医学人才,为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据悉,本次会议聚焦医学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是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表示,一直以来,上海始终将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院校实践育人意义重大。推动新时代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增强育人实效,要坚持思想引领,筑牢实践根基;同时要深化医教协同,创新实践范式;此外,还要强化支撑保障,优化实践生态。“也期待携手推动全国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顾红亮副书记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