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衔接、协同联动,同济大学携手虹口区共建“大思政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受访者/图
集中签署校地、校馆实践合作协议,启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结对共建,汇聚多方力量打造思政教育实践新平台……同济大学与虹口区在“教联体”框架下的思政育人合作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虹口区教育局获悉,同济大学与虹口区已签署7项合作协议,覆盖红色文化、国防教育、科学科普等3大类实践资源,将直接服务虹口区60余所中小学、同济大学数千名学生;同时,后期构建形成的思政课案例教学等成果,将为全市“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同济大学-虹口区)合作共建推进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案例教学”研讨会上,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与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邮政博物馆、虹口区图书馆(和平书院)、虹口区国防动员办公室(虹口区民防教育培训基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等6家单位签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将红色文化、邮政历史、国防教育、科学科普等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打造“红色研学”“科技思政”“国防育人”等特色实践课程体系。
此次签约的6家实践基地涵盖红色文化、历史传承、国防教育、科学科普等多个领域,形成“分类覆盖、特色互补”的思政课实践资源矩阵,并将依托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思政场景,激活各方资源潜能。未来,各基地将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虹口教育紧密协作,深化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推动“场馆资源”深度转化为“教学资源”,助力思政课突破传统“课堂讲授”局限,向“实践体验”转变,为构建学段衔接、协同联动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注入动能。
同时,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签署了思政课一体化结对共建协议,通过“课程共研、师资共训、活动共办”,推动高校学术优势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破解思政教育“学段脱节、内容重复、衔接不畅”难题。
本次活动通过实践基地签约、一体化结对共建和案例教学研讨,搭建了“高校-政府-场馆-中小学”四方协同的思政育人平台,明确了“教联体”框架下思政教育的合作方向和具体路径。
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表示,后续,虹口教育将协同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打造“大思政课”品牌、共建基地等任务,承载以教联体激活资源、以高校引领破解学段难题、三方协同强化保障的三重使命,着力构建思政教育新生态,推动思政教育兼具温度、深度与广度,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