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时间表加满档!本周世界好戏云集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受访者/图
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来演出高峰,本周多部参演佳作集中亮相上海。4位国际编舞大师携手24位中国舞者演绎的当代舞《禾戏剧·大师之夜》、比利时偷窥者舞团中国大陆地区首秀《舱中谜事》、德国邵宾纳剧院亚洲首演的《米歇尔·科尔哈斯》,舞台剧《繁花》三部曲·终季,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话剧《生命册》多国艺术佳作百花齐放,让上海观众大饱眼福。
◇ 中国舞者一面照见世界的棱镜 ◇
10月29-30日,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当代舞《禾戏剧·大师之夜》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上演。本次演出由中国当代舞台艺术先锋禾戏剧出品制作,集结三部国际当代舞巅峰之作:尤安尼·布尔热瓦与玛丽·布尔热瓦的《梦不见了,但我记得》、亚历山大·埃克曼的《仙人掌》、欧汉·纳哈林的《-16》,由李倩、于建伟、张娅姝、李宇、黎星、胡婕、张引、罗昱文、王琦之、张振国、国桓硕、李政、马弛、王盛熙、黄慧慧15位中国杰出独立舞者发起,24位舞者实力演绎,共同开启中国当代舞崭新的世界篇章。
《禾戏剧·大师之夜》制作团队以时间为标尺,精心甄选三部横跨近三十年光阴的国际作品,它们如同时代精神的切片,构成一幅深刻而动人的当代图景。此次演出,四位国际编舞大师首度携手中国优秀青年舞者,历经三个月的碰撞与融合,以舞蹈对话时代,让世界看见中国舞者的思考,也让中国观众触摸到当代舞蹈的世界脉搏。

当代舞《禾戏剧·大师之夜》由15位中国杰出独立舞者发起,经过招募与选拔,集结了24位中国舞者。他们以东方筋骨为基底,重新演绎西方先锋经典,为这些作品注入了全新的中国灵魂。
排练过程对舞者们而言,是一次深度探索和挑战自我的旅程,推动他们在身体和情感上突破极限。谈及 Gaga 舞蹈语言,多位舞者分享了不同感悟。李倩说:“Gaga 课堂上,舞者都在感受、打开自己,这里没有评价,只有自由舞蹈的纯粹愉悦。”张引也格外偏爱这种语言:“它的核心是人性自由,有治愈也有反叛,和我向往自由、不愿被规训的性格很像。”罗昱文则在这样的环境中收获了安全感:“大家都在感受身体,我逐渐释放自己,享受以往不愿尝试的事,好坏反而不重要。”

排练中的情绪波动与状态捕捉,同样藏着舞者们的真心。于建伟因一段结束语动容:“起初读词没情绪,后来脱稿讲着就哽咽了,才发现自己有点脆弱。”张娅姝体会过极限下的生命力:“精疲力尽时,一边想‘不行了’,一边还在冲、在喊、在跳。”黎星享受跳舞时的全然投入:“每次跳舞,动作、节奏、情绪占满大脑,没空间想别的,又要跳舞了,特别开心!”胡婕对“走神”有不一样的看法:“排练时的‘走神’不见得是坏事,试着接纳不一样的东西就好。”
记者发现,有趣的是,《-16》的即兴部分,是由舞者和观众共同完成的,所有演员下场邀请观众一起上台共舞,第一晚开出的观众盲盒有王佳俊,第二晚开出的观众盲盒有何俊波,他们和其他普通观众一起被邀请上台,慢慢从拘谨变成享受舞台的“高光时刻”,和演员完成了斗舞和共舞的画面,也将整个“大师之夜”的表演段落推向高潮。
◇ 比利时殿堂级舞团中国大陆首秀 ◇
10月31日至11月2日,比利时殿堂级舞团偷窥者舞团将携其代表作品《舱中谜事》登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作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开启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秀,全国仅此一站。而沪上舞蹈名家杨新华的独家加盟,也使得这次演出成为一场跨文化、跨地域、跨时代的艺术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每到一个城市演出,都会邀请当地演员参与创作,出演剧中一名中老年角色,用他们的身体记忆与文化气息,为作品注入专属于此地的独特风貌。这一次《舱中谜事》来到上海,便特别邀请到了上海著名芭蕾艺术家杨新华出演。他精湛的舞技与独特的艺术气质,也将为这部作品注入全新的东方韵味。
尤为独特的是舞团对电影剪辑手法的舞台化运用。转场在观众视线中直接进行,如同现场版的蒙太奇剪辑,而舞台上的人物角色则如同置身电影镜头中般孤立迷失。与此同时,现场光影视效的变幻,以及穿插其中的丰富声响效果,在强化了剧情节奏与张力的同时,也为作品增添更多电影质感,以视听感官的洪流,带领观众走进光怪陆离的超现实悬疑世界。

《舱中谜事》也延续了舞团风格,用充满张力和戏剧性的肢体语汇,撕开日常表象,直抵人性深处的隐蔽,去引发对人类的未来、人际关系、权力、未知、他者、精神性与变迁的深刻反思,是一场融合了舞蹈、戏剧、电影与心理叙事的跨界实验。舞者怪诞、扭曲且极具控制力的动作,将人物的潜意识、欲望、恐惧与记忆具象化。每一段舞蹈都仿若一次心理上的“入侵”,用一种“无声的心理惊悚语言”,让观众窥见人性隐而未显的侧面,带来一场关于人性的深刻剖析。
◇ 德国巅峰邵宾纳剧院两部力作上海首演 ◇
作为YOUNG剧场秋是国际戏剧季最受期待的剧团之一,德国邵宾纳剧院继去年《哈姆雷特》和《每一个女人》两部口碑爆棚、场场满座的演出后,再度如约回归上海。这个享誉世界的德国戏剧殿堂将在今秋呈献两部重量级作品——由西蒙·麦克伯尼与安娜贝尔·阿登联袂打造的《米歇尔·科尔哈斯》,以及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执导的《理查三世》。这两部德语戏剧佳作将分别于10月31日和11月7日在YOUNG剧场完成上海首演,本周末即将上演的《米歇尔·科尔哈斯》更是亚洲首演,为观众呈现德式戏剧的深邃张力与艺术魅力。
10月29日晚,《米歇尔·科尔哈斯》在YOUNG剧场排练厅举行媒体探班会。剧组主创与主演悉数亮相,向媒体展示了精彩片段,并与记者进行了交流互动。探班现场,演员们以紧凑的片段展示出极富张力的表演节奏与高度凝练的舞台能量,令在场媒体对正式演出充满期待。对于这一改编自德语文学经典的创作,助理导演克里斯蒂娜·代因斯贝格表示:“虽然克莱斯特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并不是耳熟能详的作家,但《米歇尔·科尔哈斯》的故事本身能跨越国界,引发共鸣。导演西蒙·麦克伯尼和安娜贝尔·阿登擅长以集体合奏式的表达构建剧场空间,他们的创作充满张力与层次感。”这次合作不仅将英国导演的实验精神与德国剧场的表演传统相融合,也展现了两种戏剧体系的交流与碰撞。理性与激情、秩序与反叛在舞台上交织,为这部改编自克莱斯特名著的作品注入了全新的时代生命力。

此外,《理查三世》的主演拉斯·艾丁格也通过文字分享了他对再度来沪演出的期待与兴奋:“这将是我第三次造访上海,上次的经历简直令人难忘。最让我感动的是演出结束后在后台与观众互动,发现他们几乎都看过我拍过的所有电影。上海观众思想开放、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我特别好奇他们对《理查三世》的反应会如何。”谈及理查三世这一角色,拉斯·艾丁格坦言:“自从出演《哈姆雷特》以来,我一直渴望有机会挑战理查三世。”这一角色复杂多面,集野心、操控力与人性深处的黑暗于一身,对演员的表演功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拉斯·艾丁格的回归不仅延续了他与邵宾纳剧院的合作,也为上海观众带来再次感受德式戏剧独特魅力的机会。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视频 受访者/图
编辑:李宇婷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