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青年创新一站式孵化平台,复旦大学青年科创园星江湾基地启用
2025-11-0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姜若嘉 潘震林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对接,11月4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团委、宝山区淞南镇人民政府、宝山团区委、上港集团瑞祥公司联合打造的复旦大学青年科创园星江湾基地正式启用。

除基础办公空间外,基地配备创业导师团队、产业资源对接平台、投融资路演渠道,并针对高校成果转化特点,提供技术验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项服务。首批入驻项目涵盖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

当日,宝山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与基地合作建立的带教基地同步揭牌。据介绍,该带教基地将引入上港集团等龙头企业资源,通过企业家导师一对一指导、产业场景实战训练等方式,帮助青年创业者提升商业化能力,缩短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上海菁英孵化器代表吴丽英介绍:“我们将联动政府政策、企业需求与高校技术,为每个项目定制成长路径。”

作为服务复旦大学优质创新资源转化的关键平台,星江湾基地精准对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优质科创项目,以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为目标,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入驻团队享用物理空间与基础服务外,更能通过整合政府政策引导、高校技术支撑、企业市场需求三方优势,重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传超是首批入驻项目代表。他带领的团队专注于陈旧降解检材的DNA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此前一直面临实验室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的难题,王传超表示:“在这里,我们能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星江湾基地一头接着宝山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产业需求,更承载着我们青年科研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

星江湾基地的启用,也是复旦大学与宝山区深化合作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未来,基地将重点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内培育100个青年科创项目,形成“复旦研发-宝山转化-产业壮大”的创新链条。同时,基地将逐步向长三角地区辐射,探索可复制的校地合作模式,为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复旦-宝山经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姜若嘉 潘震林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