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出海!海派膏方制作技艺首秀进博会,老手艺圈粉海内外宾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铜锅慢熬间,上等细料经配方、浸药、提取、浓缩等七道古法工艺层层淬炼,终成色泽莹润如琥珀、质地醇厚绵长的膏方——裹挟着天然草本的清润香气,入口甘醇回甘、余味悠长。这抹沉淀百年的“海派养生味”,如今登上进博会国际舞台。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海派膏方制作技艺”首次入驻进博会非遗会客厅。在第三代传承人、药学部首席专家徐玲玲主任药师的带领下,这里同步开展科普宣讲、健康咨询与互动体验活动,让这门百年非遗跨越山海,向全球宾客展现中华传统医药的独特魅力与匠心传承。
“岳阳膏方”作为海派膏方制作技艺的核心载体,是中药煎膏剂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始终坚守全流程独立制作与手工古法熬制,遵循“一人一方”原则,选用上等优质细料与特制铜锅,通过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凉膏七步传统工艺定制加工。这门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民初,历经百年传承,融合了海派文化“中西合璧、海纳百川、创新进取”的鲜明特质,于2024年成功入选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徐玲玲主任药师深耕该领域多年,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四季膏方熬制”与“三因四透”学术观点,牵头制定技艺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推动传统“人工经验”熬制向“人工智能AI”赋能转型,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活动现场,非遗会客厅吸引数千名海内外游客驻足体验,咨询人流络绎不绝。45岁的IT工程师李先生分享了三年服用岳阳膏方的体验:“长期加班导致的体虚乏力明显改善,精力更充沛,工作效率提升,连感冒都少了,是膏方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状态。”26岁的职场新人王女士则带着对养生的好奇而来:“之前觉得膏方是中老年人的选择,今天听了科普才知道能根据年轻人的作息定制,试喝了草本茶饮很清爽,还咨询了针对熬夜党调理的方案,准备试试定制膏方,把养生融入日常。”
除了膏方展示与咨询,岳阳膏方团队还带来了中医药器具、传统书籍、养生茶饮、草本香囊等特色展品,通过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感受非遗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自制加工膏方历史最悠久、能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医院,岳阳医院凭借深厚的技艺积淀与创新实践,让“岳阳膏方”成为沪上养生的闪亮名片。此次亮相进博会,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搭建了独特窗口,更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方式,让百年非遗在国际舞台上圈粉无数,为传统医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注入新动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