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叶子”学非遗皮影戏,上师大“小叶子”带来《“小叶子”的进博闯关记》
2025-11-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支起皮影幕布、打开LED灯,在“四叶草”的舞台上,四个可爱灵动的IP联动了,男生“小叶子”、女生“小叶子”、进宝和“加油兔”,正合力讲述志愿青春的故事。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今年一共有3名“小叶子”,她们带着一颗“用非遗讲新故事”的初心,在当好进博会志愿者之余,还联合桂林皮影戏班老艺人共同编排志愿主题皮影小剧目《“小叶子”的进博闯关记》,把这份来自中国社区、由中国长辈和年轻一代共同守护的皮影艺术的成果带到进博会。今天,在“小叶子”之家,青年报记者向这群“小叶子”了解这出皮影戏背后的故事。

黎善洁、郭亦菲和邓艺这三名上师大美术学院“小叶子”和皮影的缘分,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上海师范大学所在的康健街道,藏着一位“高人”。那里有上海唯一一个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皮影戏班,班主老师是桂林皮影戏班的正宗传人。

“有一次,我在机缘巧合看到了演出,一下子就爱上了!那光影间跳动的小人儿,好像真的有生命一样。”从那以后,黎善洁就成了戏班的常客,跟着老师们学习怎么制作皮影、怎么表演。后来,她还和一群美术学子一起“组团”参与老年大学的教学中,给爷爷奶奶们上皮影课。同学们都觉得特别有意义,也是在为传播非遗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进博会是中国面向全世界开放合作的大窗口,如今,三位“小叶子”来到进博服务,想着可以结合皮影戏为进博送上一份别样的青春礼物。于是,她们设计了4个皮影角色,分别是,穿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女生“小叶子”、穿着白色运动服的男生“小叶子”,进博会最萌的吉祥物“进宝”,以及特别加入的上师大吉祥物“加油兔”,4个可爱的IP一起在光影舞台上,讲述进博会的精彩和魅力。

至于制作工艺,“小叶子”郭亦菲介绍,需要提前画稿,把人物画在皮子上,然后用刀刻出花纹,接着上色,最后组装,用线把关节连起来,装上杆子就能让皮影动起来。其实,传统的皮影戏是在皮革的基础上进行染色雕刻制成的,制作程序相对繁琐。本次采用的是新方法、新材料,利用更加便捷的塑料板进行绘制,并用丙烯进行上色,这样的步骤相对简单容易上手,也可以更好地将皮影这门非遗技术以直观形象展示出来。

这出皮影小剧目取名《小叶子的进博闯关记》,在黎善洁看来,这正是“小叶子”的写照,大家都在进博会的大舞台上奉献、成长,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出最真挚的光和热。“我们也想告诉大家,皮影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它活在社区里,活在我们身边,它能讲述新时代的故事,也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和自信。”黎善洁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