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代表团出征十五运,号角吹响,竞逐大湾区
11月6日,上海队组合陈芋汐/掌敏洁获得十五运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新华社图
11月7日一早,上海市代表团启程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出发前,上海市代表团宣布,8届全运会参赛代表、全运会4金4银得主、47岁的老将余利君将担任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入场仪式上海市代表团旗手。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青春与激情的接力棒代代相传
“这是最后一届了,自己岁数也上去了,希望这次再拼一下,努力一把,能把全运会冠军再夺回来。可惜最后事与愿违,但是我们队也尽力了。”余利君言语中带着些许遗憾,上月末的十五运男子水球决赛中,上海队不敌广东队,获得了一枚银牌。
8次参加全运会,余利君与上海男子水球队拿下了4金4银的辉煌战绩,纵观整个职业生涯都非常成功,而如今他最大的期待是队友们能将这种优势保持下去。第8次出战全运会,余利君希望自己能树立一个坚韧且有毅力的形象,“其实做运动员都很辛苦,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经历,鼓舞其他运动员能坚持自己这份热爱的运动。”
不过能为上海市代表团在十五运开幕式上执旗,余利君难掩激动心情,“其实以前水球比赛都是运动会的最后一场,更多的是参加闭幕式,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开幕式。”余利君说,“这次能参加开幕式心情比较激动,特别是能作为旗手代表上海队,很荣幸。”
上海市代表团除了余利君之外,射击男子双向飞碟运动员金迪、马术运动员张滨也都是第8次参加全运会,老将们的奋战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接过接力棒继续拼搏。在今年9月进行的十五运体操青年组男子团体赛中,上海队拿下了金牌。昨天小队员们也随团出征,这些稚气未脱的面庞正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小队员刘峻熙表示,这次全运会的经历给未来参加其他大赛积累了经验,“以后再比赛,相对来说压力比较轻一点,不会上去以后因为压力大而想不起来动作”。
尽情享受“心中的奥运会”
距离自己首次在世锦赛上夺金已经整整10年,上海蹦床名将高磊已渐渐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但他保持着非常好的心态。作为一名第5次参加全运会的老将,他希望更多人能在积极拼搏的同时,享受竞技体育的魅力。
“全运会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讲,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比赛,甚至相当于一次奥运会。”高磊表示世界上最大的赛场是奥运会,而全国最大的比赛就是全运会。作为运动员,就是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磨炼自己,而对于广大观众而言,他们可以从全运会上看到运动员的风采。
最让高磊期待的还是这次十五运的开幕式,“这也是我参加5届全运会以来第一次亲身经历开幕式,其实有这样的机会,我非常感谢上海市体育局以及竞体中心的各位领导,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样一次机会来完成自己的体育生涯。”
上海男子体操青年队的小队员们也非常憧憬开幕式盛况,由于比赛任务已经完成,他们显得更轻松。小队员陈浩表示,就是想去看看开幕式热不热闹,“第一次参加,主要是感受一下氛围。如果有机会的话,也想放松一下,去玩一玩,看看能不能跟他们一起去著名景点拍个照”。
“干字当头、奋力一跳”
本届全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届全运会,也是全运会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这既是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向世界展示“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的创新之举。
在本届全运会赛场上,上海市代表团将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姿态,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坚守“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的底线,力争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本届全运会上,上海市代表团在竞技体育项目方面,共有888名运动员在309个小项获得决赛资格,平均年龄为21.5岁,其中年龄最小的是11岁的滑板运动员徐琳泷,年龄最大的则是52岁的马术老将张滨。整个团队中既有樊振东、陈芋汐等奥运冠军,也有547名首次参加全运会的新人运动员,或许今年的全运会赛场就是他们崭露头角的舞台。
从各项目资格赛参赛结果看,男足U20、女足成年、男排成年、男排U18、女排U18、男篮U18等15支队伍,以小组排名第1名进入决赛;跳水、花样游泳、高尔夫球等决赛出线率100%;还有些项目出线率较上届有所提高,田径从86.21%提高到90.32%、赛艇从81.82%提高到84.62%。截至11月6日晚,在开幕式前的竞技体育项目中,上海市代表团共夺得9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
体育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全运会更是能反映一座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维度能力。全市各界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期盼,是上海市代表团全体将士勇往直前、顽强拼搏、力争佳绩的底气和依靠。竞技体育比的是实力,更重要的是心态,这是充分发挥训练水平,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上海健儿将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将体育打造为上海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金名片”,为国家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上海力量。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