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家+书屋”联动华东师大,以AI“科技陪练”帮父母破解亲子沟通难题
2025-11-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希望妈妈不要那么急,也希望妈妈缩小一点,站在我的视角来看问题……”小学生王天然希望妈妈通过学习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也更懂自己的妈妈。11月16日,普陀区“苏河好家·家+成长”家庭教育项目暨环长风湾AI赋能家庭教育金种子智慧父母成长计划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动,100组家庭深度参与其中,并通过AI“科技陪练”帮父母破解亲子沟通难题。这也标志着融合AI技术与专业教育资源的家庭教育计划正式落地生根。

如何做有方法、有底气、有支持的智慧父母?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杜龙辉详细介绍,金种子智慧父母成长计划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开发的家庭教育大模型“知心慧语”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自主研发的“中华元典亲子思辨课”,以长风湾红砖书屋和24小时阅读空间为实践基地,通过家长学员6周的集中学习,系统掌握亲子沟通技巧、家庭关系构建、儿童心理发展等核心知识。

记者了解到,用AI当“科技陪练”,将成为此次赋能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亮点。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气质,加上年龄和性别的组合,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和沟通偏好。通过在家庭教育大模型中嵌入定制角色功能,家长学员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配的陪练角色,生成专属的亲子对话方案,从而实现针对性的亲子沟通与引导,通过进一步的情景化测评量化能力,从而帮助父母识别优势和不足。

此次活动以普陀区妇联牵头、高校专业赋能、书屋协作共创、学校支持推进、家庭主动参与的创新机制,搭建起家庭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多方协同推进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实践。

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家长学员,将获得华东师范大学颁发的“亲子教育实践指导师”证书。未来,这些“金种子”学员还将成为家庭教育的骨干力量,持续赋能普陀区“家+书屋”的专业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分享家庭教育能力点等方式,让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在社区落地开花。

在当日的微论坛环节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4小时阅读空间“家+书屋”主理人张海岚、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四中学副校长黄珍青、社区家庭代表围绕“家+书屋在社会家庭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家庭教育生态”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碰撞出创新性的思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