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7年建设,昨天,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宣布,将于9月20日开放占地65公顷的南区,与2021年12月31日先期开放的北区“携手”,真正实现全园开放。南区重点景观项目有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和世界花艺园。其中温室花园开园福利早鸟票将于今天下午2点开售。
■08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2017年9月22日启动,经过7年的建设,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终于基本建成开放!公园北区已于2021年12月31日率先向广大市民游客开放,南区将于今年9月20日开园。青年报记者昨天前往探营。
体验“人在景中”
位于浦东滨江核心地区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堪比“植物园”,绿化率约80%。公园引入黄浦江水,经水体循环净化,形成约16公顷水域。步入公园,到处都是“水天一色”的美景,仿佛人在景中。
公园对世博会4个保留场馆进行改造,同时新建江南特色园申园、上海温室花园、双子山、世界花艺园、十一孔桥、月洞桥及大歌剧院、国际马术中心等设施,是一个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的城市中心公园。
本次开放的公园南区占地65公顷,主要由双子山、上海温室花园、世界花艺园等景观片区和景点组成。
双子山位于公园东南侧,占地达30万平方米,山体最高处48米,是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
乘上“摆渡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上,山体种植了7000多棵乔木,“全乔灌木覆盖”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地貌”景观区域,还原自然野趣的山林溪瀑,展现都市山林风貌。
记者看到,山间设置了曲幽步道,可供市民散步休憩,登坡望远。山体内部采用空腔结构,设置停车库、变电站等功能设施,并与外部交联互通。通过景观通贯的生态空间,形成“闻香赏绿、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绘就“山在城中,水在山中,人在景中”的宜居画卷。
上海温室花园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中心位置,紧邻中心湖,背靠双子山,占地约2.2万平方米,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1个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等三大主题场馆组成,是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南区开园的重点项目,上海温室花园特别限量发售开园福利早鸟票,将于9月10日下午2点开售。
双子山的“前世今生”
“早在2017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组织的面向全体市民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金点子征集过程中,就有不少市民建议,可以在公园内堆山造景,以弥补上海市中心没有山的遗憾。”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玮讲述起双子山的“前世今生”,“如今,双子山的建成,满足了市民登高望远的期待,也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景观。”
不仅如此,双子山的山体成为了建设公园中大量建渣的消纳场地,让建渣废料成为“他山基石”,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山体内的停车库也解决了公园游客及周边市民停车难的问题,增强了服务功能。变电站、机房等必要的功能配套设施都纳入到山体空腔内,节省出有限的地面资源,种植更多的绿化植被,也提升了公园的生态效益。
“在双子山的山脚下,还有精心设计的主题儿童乐园——蘑力乐园,能更好地服务不同年龄的游客,让亲子家庭有更好的游玩体验。”李玮介绍说,多种功能的协调统一和统筹兼顾,让双子山真正成为好看、好用、好玩的地标项目。
世界花艺园位于公园西南侧,由地面公园区域和地下配套空间组成。地面主题园由台地园、新境园、禅境园、竹境园和岩石花园等特色鲜明的花艺游园组成,打造一个四季有花可观、全年有景可赏的四季园艺精品花园,今后还将举办丰富多样的国际性花展活动。
除此之外,围绕此次南区开园,公园还在现有植物花卉的景观基础上,打造大型主题特色花境,迎接市民游客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