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见到赵元菁时,她正在组织“小叶子”们在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拍照留念。此次进博会,她收获满满。作为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她坦言,“这是我的第一次,可能也是我的最后一次进博志愿之旅,希望我没有留下遗憾。”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志愿工作每个岗位都很重要
赵元菁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今年大四。在得知进博会招收志愿者时,正忙着实习的赵元菁积极向老师争取报名,最终获得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赵元菁被分配在一楼上海特色小吃馆服务岗小组,主要负责人员疏散、秩序维护工作,有时也会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几天下来,赵元菁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志愿服务工作,每个岗位都是其中的一环,没有哪个岗位是可有可无,或轻或重。
工作期间,赵元菁每天还会遇到志愿者、参展商、观众等各种不同身份的人来和她交换徽章。这也是她一天当中高兴和惊喜的时刻之一。她第一天便遇到一位来换徽章的观众。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赵元菁和她交换了一枚自己学校——上海体育大学的徽章。她认为,相互交换徽章其实也是一种志愿服务,满足了参展人员的需求。
做“小叶子”真是太棒了
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志愿服务的本职工作之外,赵元菁还要统筹负责同组9位“小叶子”的工作。
作为学院唯一一位大四年级的学姐,她在组内还担任了小组长的职务,一方面要搭建起学生与负责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安排各点位的人员轮换以及发放餐券和班车的对接工作。
她每天要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协调统筹、沟通交流。比如同学临时考试,她需要及时向老师汇报;岗位工作结束后,需要及时告知班车师傅的回校时间。从早上5点起床到下午回学校,她基本上都要盯着各个通知群的消息,以免自己错过什么重要通知,从而影响其他人的工作安排,她希望自己尽量顾及每位同学的感受。
在赵元菁看来,此次的进博会志愿者经历,对即将步入工作的她来说,十分有帮助。“无论是小到接驳车、餐饮保障,还是志愿者招募、场馆搭建和国家参展代表接待,透过进博会,我看到了其中完善细致的保障工作。”她说,这对于未来希望从事体育赛事相关工作的自己来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可能也会带给自己更多的启发。
在即将告别进博会之际,赵元菁坦言,“这是我第一次担任进博会志愿者,可能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我希望没有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