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除了首秀首发新品,也有最新的全球健康管理理念。进博会这个舞台,正让创新药物和健康服务加速可及。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再到“老朋友”,进博会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联系和深度合作。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多元对话”聊聊HPV
对于众多跨国药企来说,进博会这个舞台为共建“医防融合”健康生态体系、共享健康未来提供了国际化的对话交流平台。
恰逢“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四周年到来之际,默沙东邀请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等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大咖,共同围绕“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生态体系建设”这一议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作为全球首家推出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企业,默沙东一直在不断提升HPV疫苗的可及性,未来还将不断探索和扩展HPV疫苗新的适应证,让更多人从HPV疫苗中获益。同时,默沙东将持续深化与中国政府和商业伙伴的合作,积极开展HPV相关健康科普教育,共同提升全社会对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和其他相关疾病的认知。
“超级问诊”谈谈心肾慢病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已成为提升公共健康水平的关键因素。进博会现场,诺华展台举办了一场聚焦心肾慢病的“超级问诊”健康科普活动。心血管及肾脏疾病领域的临床专家、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就如何拓宽疾病知识科普教育创新边界、提升公众对于心肾慢病的认知与管理能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跨界探索,如何让创新科普更“好看易懂”? 自2023年起,诺华携手腾讯推出了4期《超级问诊》节目。节目邀请临床专家与有影响力的内容创作者,围绕血脂异常、高血压、肾脏病等常见心肾慢病,以娓娓道来的对话形式讲述疾病知识、科学管理手段,持续推动疾病认知和预防管理意识的提升。
“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在带来创新治疗方案的同时持续拓展‘朋友圈’,创新科普传播的形式与内容,加强患者与公众的健康素养,推动我国心肾等慢病防治的‘软实力’提升。”诺华公司中国区心血管、肾脏及代谢治疗领域兼创新患者服务负责人管宏表示。
创新药械加速引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加码和“进博效应”持续溢出,越来越多优质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
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新政频出,除了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的系列政策以外,还开辟了新药准入“快车道”。今年进博会上,生物制药企业吉利德首次在中国展出了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创新药物Seladelp-ar,该药物于2024年8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速审批,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二线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为加速Seladelpar这一创新药物在国内的患者可及,吉利德与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北京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政策,帮助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解决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进入中国七年来,吉利德已成功在国内引入了11款创新药物,其中8款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已惠及约150万中国患者。本届进博会上,吉利德与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药控股有限公司、镁信健康等达成战略合作。
同样,进博会期间,生物医药企业梯瓦与英特集团和健民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其在大健康领域的商业化布局,加速引入优质产品。
脱发是中国年轻群体的痛点之一,我国受毛发问题困扰的群体呈现普遍化、年轻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米诺地尔可促进男性头发再生,至今已安全使用40多年,是指南中推荐级别最高的治疗药物。本届进博会上,梯瓦将密丝高(含有效成分米诺地尔)带来中国内地“首展”,为中国脱发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而梯瓦与健民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