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张江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具形态

首次发布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

记者 刘晶晶

本文字数:1743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11月16日-18日,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作为大会重要论坛之一的张江协同聚力新质发展论坛上,首次发布《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V1.0》。记者还从论坛上获悉,聚焦脑机接口、核药、AI智药、垂类大模型等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技术和新兴赛道,张江也已涌现出多项成果。

    作为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张江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数据显示,30余年来,张江不断完善生物医药服务生态体系,已集聚超过2300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从业人员超过9万人,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超过500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个,全球药、械10强超过2/3、全国医药百强企业超过1/3在张江布局。

    此次论坛,张江再次以全球视野,发布了一系列举措和实践,论坛上首次发布《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V1.0》。

    图谱集服务链与空间链于一体,囊括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企业及载体。同时,特别关注了细胞和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AI智药等前沿新兴赛道,目前已吸引了超过400家首批服务主体加入。“这一创新服务资源的集大成者,将助力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实现供需之间的‘双向奔赴’,持续做优并利用好产业生态优势。”

    论坛上,还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国产创新药械方面,截至2024年11月,浦东共有22个1类新药作为MAH持有人获批上市,约占全国12%;合作申报获批上市39个,约占全国22%,共有2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占全国近10%。张江国产创新药出海也迎来密集收获的重要节点,目前张江有超过550个临床在研1类新药管线中,40%在海外开展临床,逐步实现了“中国新”与“全球新”的同步,全球化布局持续拓展。浦东张江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具形态。

    就在不久前,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华山医院顺利完成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通过脑机接口,无需术中唤醒患者,即可快速精准定位手部运动/感觉脑区,实现精准功能定位植入。38岁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第三天已能下床。

    这是一款在上海完成研发和型式检验,于今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为脑机接口产业化铺平了道路。据了解,目前博睿康正在开发更高密度、更高通量的电极,以便覆盖更广泛的脑功能区,解码精细运动和语言等。“未来,通过脑机接口,不仅能帮助患者完成基础的动作,比如吃饭、喝水,甚至能帮助他们进行写字、弹琴等精细的运动控制。”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洪波告诉记者。

    选择张江,正是看中了张江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和配套。“我们周围都是一些世界领军医疗器械企业,包括国内很多做成型医疗器械的同行们,在人才和上下游供应链方面都很成熟。当然我的学生们也很喜欢上海的创新氛围,比如说我们团队里边有几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回国首选就是在上海落户,在张江落户。国际化的氛围对吸引高端人才非常重要。”洪波表示。

    论坛现场揭晓了“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年度新锐人物/企业·2024”榜单,安钛克医疗、阶梯医疗、昌进生物、诚益生物、益诺思、傅利叶、蓝脉医疗、恺兴生命、博睿康医疗、晶泰智药等10家创新企业获评年度新锐企业;德睿智药牛张明、英矽智能任峰、晶核生物余海华、甫康药业沈孝坤、爱信智耀张清、心凯诺医疗赵振心、傲意信息倪华良、涛影医疗蔡宗远等8人获评年度新锐人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首次发布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 记者 刘晶晶2024-11-19 2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