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8月底,“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将依托平台,募集2000个实习岗位,组织不少于6000人进入企业实习;召开专场招聘会不少于3场,募集5000个就业岗位。2024—2025学年,组织至少3000名联盟成员高校学生赴临港新片区开展以“看临港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少于1000名毕业生就业结对帮扶;举办不少于20场重点企业巡展活动,不少于100场“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每季度开展供需对接会议1场。
■03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本报讯 如何推动大学生就业,并为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昨日,“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信息发布平台启用,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成员单位招聘会在上海电机学院举办。临港高校代表、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高校代表以及200余家企业代表线上线下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信息发布平台将通过“就业联盟”专区,紧密围绕临港新片区人才需求,定期面向国内外高校发布引才政策、岗位需求信息,推动人才供需匹配和人岗精准对接,致力于打造一体化就业协作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走进临港、扎根临港,为临港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洪春表示,“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信息发布平台的启用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授牌,将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一个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合作渠道,促进人才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机械学院韩俊鹏同学说:“学校经常会组织我们参观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工作环境和发展趋势。6月初我向临港的一家芯片企业——上海芯源微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递简历,后续学校统一组织我们投递简历的同学参观企业并面试,暑假我就顺利进入该企业实习。通过参观、面试、实习,我也充分地了解了企业,再加上此前学校对临港就业政策做了很多宣传,我也更加坚定了留在这家单位工作的想法。目前我已经成功签约该企业。”
截至目前,上海电机学院已经举办6场线下招聘会,40多场专场宣讲会,组织参加校外招聘会6场,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
活动现场,《高校服务临港就业育人联盟促进2025届大学生就业专项行动》正式发布。该专项行动得到了上海市教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及多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将围绕“实习提升、实践促行、企业巡展、就业帮扶、访企拓岗、线下联动、线上招聘、服务提升、政策宣介、专题调研”等十个专项计划持续推动和引导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拼搏实干、创新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到2025年8月底,以联盟为组织单位,募集2000个实习岗位,组织不少于6000人进入企业实习;召开专场招聘会不少于3场,募集5000个就业岗位。2024—2025学年,组织至少3000名联盟成员高校学生赴临港新片区开展以“看临港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少于1000名毕业生就业结对帮扶;举办不少于20场重点企业巡展活动,不少于100场“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每季度开展供需对接会议1场。
在活动现场,同步举行了联盟成员单位招聘会。220余家用人单位到场,提供岗位1100余个,用人需求1.2万个,重点聚焦上海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现代服务等“3+6”产业体系和临港新片区制造业重点产业布局。
据统计,包括临港地区高校共计6000余名学生携简历奔赴现场参会,投递简历超过2万份,达成初步意向1500余人次。很多低年级学生来到现场了解企业情况、感受就业氛围,发挥好招聘会作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场景的就业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