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相比往常,夏玉杰早了几小时到达“无碍理想”酒馆,当天酒馆设有工作坊,作为主理人的夏玉杰介绍无障碍设施,向更多人表达残障伙伴的需求。酒馆选在百年新华路上,是全国首家无障碍酒馆。宽敞的门扉、墙上的盲文地图、白板上的手语绘图,这名90后不仅在硬件上打造真正的无障碍,更希望通过“handycup”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举杯。他的无碍理想是,重建融合的生活。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处处“无碍”
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举杯
在FICS新华365园区里拐过几个弯,“无碍理想”的灯牌散发着明黄色的光。酒馆不到30平方米,却处处透着“无碍”。
门口没有台阶,出入口的大门宽约1.1米,比一般店铺的大门宽了20厘米,特意用了折叠推拉门,肢体障碍者就算坐在轮椅上也能单手推开。环顾店内,酒馆设有低吧台,贴的标签配有盲文,还设计出一幅按比例缩小的盲文版室内布局图张贴在靠墙的软木板上,方便视障伙伴们了解室内的格局和桌椅的摆放。墙上的白板是手语角,绘有“尊重”“平等”“做自己”等手语表达,也能让听障人士用文字书写表达自己。
酒馆提供10种精酿啤酒,不定期更换。夏玉杰一般每天傍晚6点开始在酒馆忙碌,而下午的营业会交给搭档刘慧。这天吧台边坐着夏玉杰开酒馆后新认识的朋友磊磊,磊磊是一名听障人士,自从知道“无碍理想”酒馆营业后,他周末有空就来喝一杯。磊磊先为自己点了一杯4号“再见杏福”,他惬意地喝着,不忘用手语告诉自己带来的朋友:“我喜欢喝4号,甜甜的,那杯7号‘冻梨火车’比较苦。”朋友最后试了9号“酒花轰炸”,竖起了大拇指。俩人各自喝着酒,还不忘向吧台后忙着打酒的夏玉杰点头,夏玉杰则用开业后学的简单手语和他们交流,开心时还一起干杯。
大家如此放松,让夏玉杰感到一丝欣慰。就像他会和很多人解释,“无碍理想”的英文名是HandyCup,由handicap(残障)一词变化而来,寓意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举杯。
人气变旺
让无障碍理念触达更多人
开一家“无障碍”店铺的想法在夏玉杰心中由来已久。中学时期,因为一次医疗事故导致夏玉杰的左手萎缩,失去了正常功能,此后他开始了解无障碍文化,观察身边无障碍环境,甚至去国外留学时,他观察最多的也是无障碍设施。毕业后,夏玉杰成为一名商业律师,既是因为当时遇到医疗事故时得到过热心律师的帮助,更是想用律师的专业知识在无障碍方面为残障伙伴做些什么。
夏玉杰表达能力极好,先前一直参与活动、工作坊,和普通大众交流,让无障碍理念触达更多人。随着参与越深,他越觉得,残障人士也需要一个鼓励他们能走出家门的社交空间。今年5月20日,“无碍理想”酒馆正式开业。夏玉杰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酒馆开业的消息,大家口口相传,小酒馆人气也越来越高。
当残障人士愿意走出家门来到酒馆后,夏玉杰思考起如何宣传无障碍理念,分享和交流无疑是个好方法,在前期承担了不少分享工作后,夏玉杰将主导权逐渐交给了客人们。
手语、绘画疗愈工作坊,听障摄影师个人展、视障伙伴调酒、一人一故事剧场……一系列的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10月举行的第二届新华·社区营造大会上,小酒馆还成为其中一个分会场,夏玉杰面对更多人做了分享。
对于酒馆的未来,夏玉杰还有更多设想,比如硬件方面,想把店内的小方桌改成可升降式,方便照顾更多群体。他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无碍主理人的招募,运营一日酒馆,策划无障碍包容理念的活动,也结识有趣的朋友。“我要做的就是把不同背景的人拉到一起,让他们看到还有其他不一样的人,再群策群力,如何让共同的生活空间对多元个体更友好、更有爱。”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