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上博东馆宣布全面建成开放

成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记者 郦亮

本文字数:2049

    上海博物馆东馆外景。新华社 图

    12月3日,伴随着“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开幕,上海博物馆东馆宣告全面开放。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启年内分三步陆续开放。据悉,历时7年多打造的上博东馆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展出文物超过1.5万件,全面开放后预计年接待观众超过600万人次。自今年2月2日试开放以来,上博东馆已接待观众400余万人次。

    ■06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12月3日上午,在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现场,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宣布,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全面建成开放。未来上海的超级博物馆群又添上了一只角。

    11月13日,上博东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向公众开放。至此,上博东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全部亮相。这标志着,经过10个月的安排,上博东馆已经完成了逐步开放的过程。

    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上博东馆建设历时7年,总建筑面积达11.32万平方米。今年2月2日,上博东馆青铜馆试开放、“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开幕,揭开了上博东馆的神秘面纱,也迈出了全年开放“三部曲”的第一步。此后,上博东馆又分三步逐步扩大开放面积、提升接待人数。

    和传统博物馆相比,上博东馆如此与众不同。自然光透进馆内,使得场馆自然而敞亮。走上二楼历代绘画馆,入口序厅既在馆中造景,又如照壁般挡住自然光线以保护展厅内文物;登上四楼“木石双清: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展”,至屋顶江南园林中,再从园林出口步上巨大的旋转步道,毗邻的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收入眼底;一路行至二楼休息区,野餐车、休闲椅竟营造出一份野趣。

    在上博东馆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看来,博物馆首先一定要“好用”。为了缓解观众在特大型博物馆中的观展疲劳问题,建筑改变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流线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强调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外立面蜿蜒起伏的曲线,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勇立潮头”的精神状态。所以上博东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好用”。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会感到一种舒适。

    但近十年以来,博物馆发生很大变化,逐步回归比较冷静的展示空间。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表示,博物馆是陈列的地方,是公共艺术的载体。“上海已经走完了靠建筑本身变成公共艺术的阶段,进入将博物馆变为公共艺术陈列地点的阶段。”而上博东馆应该是这一巨大转变的见证者。

    在昨天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的主旨发言中,褚晓波说,上博的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到2030年左右,上博将逐步形成以三个场馆为核心的“3+X”新发展格局。“3+X”中的“3”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东馆,人民广场馆和位于上海北外滩的北馆。三个馆的布局很像上博的镇馆之宝“大克鼎”,呈“三足鼎立”之态。东馆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定位,打造成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人民广场馆以建设中国第一个“世界文明馆”为目标,将在未来启动改造,打造“中国看世界”的窗口。筹建中的北馆则以“考古博物馆”为主要定位。三馆全部开放后,总建筑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年观众接待量预计达千万级。

    本次大会主题为“变与不变”。对于上海博物馆来说,“变”是时代需求,“不变”的,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古代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去年,中国的博物馆接待观众近13亿人次;今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和东馆接待观众将超600万人次。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在会上表示,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博物馆热”,其中一部分热度由中外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带来,希望上海市和上海博物馆在促进中外博物馆务实、高水平合作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大会将持续两天。在“主旨演讲”和“专题演讲”环节,来自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以及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凡尔赛宫和特里农宫博物馆、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日本奈良博物馆等中外知名博物馆的代表分别发表主旨演讲,或围绕“汲古为新——文化遗产保护与阐释”“和合共生——联结全球化与本土化”“擘画未来——科技赋能与公众参与”三个专题进行探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头版 A01成为“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记者 郦亮2024-12-04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