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吴先生就发现人人网登不上去了。12月2日,他终于看到了那则令他伤感的通告,人人网在公告中承认,他们的网站已经停止服务,正在升级之中。“别把我的青春纪念册弄丢了!”吴先生对青年报记者说。人人网相关人士对青年报表示,他们会保护好网友的数据,人人网不会消失,但何时重启尚无定论。
■04
11月底吴先生就发现人人网登不上去了。12月2日,他终于看到了那则令他伤感的通告,人人网在公告中承认,他们的网站已经停止服务,正在升级之中。“别把我的青春纪念册弄丢了!”吴先生对青年报记者说。人人网相关人士对青年报表示,他们会保护好网友的数据,人人网不会消失,但何时重启尚无定论。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用户担忧
感觉胸口被打了一拳
看到网上有人说人人网登不上去后,吴先生赶紧登上去试一试,结果果然网站打不开了。“其实我很久没上这个网站了,但当网站真的关闭的时候,我突然若有所失,感觉胸口被打了一拳。”
作为一名85后,吴先生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玩人人网,当时人人网还叫“校内网”。他加入了自己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的所有班级社区。“我们80后这一代人小时候都没有手机,最多就是家里有一台座机,所以老同学留下的联系方式不会很可靠,没几年大家就失联了,但人人网让大家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在网上冲浪最火爆的时候,吴先生几乎每天都泡在人人网上,那时不断有老同学会把童年的记忆发上来,各种图片,各种碎片化的文字,各种信息,当然还有各种告白。有一次,一个高中男同学在社群里对一个女同学表白,“我今天把三年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了,我喜欢你。你爱咋地咋地吧。”后来吴先生听说,他们真的走到了一起。
“那时还没有微信的校友群,人人网其实就承担了一个社群的功能。真的,十几年玩下来,我的青春全部都在里面了。”吴先生说,虽然他已经不玩人人网很多年了,但他真的不希望这家网站消失。“别把我的青春纪念册弄丢了!”他说。
网站回应
“只是升级,没有关闭”
既不经常登录,但也不希望网站就此消失,这恐怕正是80后一代对人人网的复杂心态。有人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现在的人人网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藏着不少人的“中二”青春和“黑历史”,对于这个“时间胶囊”,人们经常会忘记,但真的胶囊丢失了,他们又会捶胸顿足。
青年报记者就此致电人人网,相关人士表示,他们目前确实处于暂停服务的状态,对于未来,其实在有关公告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暂停服务并不意味着网站关闭,他们只是在转换赛道,寻求升级,一旦找准了新路,就会适时重启。
至于人人网上的那些海量的青春记忆,该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会努力地保护数据安全,绝不让任何不法之徒有窃取盗用的可能,并且最终会给网友一个交代,每个人的青春纪念册不会丢失。
不过不少人对人人网能否重启持怀疑态度。90后的朱小姐也曾是人人网的忠实用户,她告诉记者,过去很多网站的关闭都是以“升级”为理由的。“我自己想想他们想重启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真的是没有人玩了,现在登录网站的人都很少,更不要说一个社群网站了。不过,人人网就此关闭也确实让人感到可惜。起码他们已经早一点通知,可以让人有时间把资料保存下来。”
繁荣不再
社群网站何去何从?
其实在微信群兴起之后,社群网站就开始走下坡路。在人人网之前,主打职场社群的开心网就已关闭,引发一阵叹息。而就人人网本身而言,其红火的日子其实过得也不算长。
人人网前身为校内网,创办于2005年。2006年,千橡互动收购了校内网,并在2009年将其更名为“人人网”。人人网聚焦于校园市场,以各高校学生及白领为主要目标受众,积累了广泛的用户,2010年底注册人数高达1.7亿。
不过好景不长,2013年人人网增加了游戏、团购和视频等业务后,就出现了持续亏损,随后人人网又转向互联网金融、直播等业务,也均以失败告终。其功能逐步被各种移动互联网端的社交平台所取代。
在遍地微信群的时代,社群网站何去何从?吴先生对记者说,其实他们80后一代,还是有“网站情怀”的,毕竟大家接触互联网都是从登录网站开始,所谓“上网”,也就等同于“打开页面”。也因此,榕树下、开心网、天涯,包括这次人人网的消失,才会在80后一代中引起那么强烈的反响。
但问题是,社群网站不能永远都靠网友的“网站情怀”活着。如何激发大家的情怀,让大家都回归网站,这是一个当务之急。“现在的很多社区网站都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们已经与时代脱节了。换赛道,换成什么赛道?这是一个需要去长期思考的问题。”吴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