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本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可飙升至26℃到27℃,午后初夏体感“拉满”。然而,初夏体验“限定”只有两天,在江淮气旋和冷空气接二连三的到访中,本市气温又将重新跌回暮冬,下周初最高气温“打对折”,从接近30℃跌到10℃上下。
“火箭式”升温后又遭遇“俯冲式”降温,是“倒春寒”来了吗?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在中国气象局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气象学上的倒春寒是指每年春季(3月至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一般北方倒春寒多发生在4月至5月,南方多发生在3月至5月。同时,气象学上进入春季的标准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且小于22℃。
“本次寒潮过后,4日至7日南方地区气温仍持续偏低,达不到入春标准,8日后气温将缓慢上升。因此,未来一两周内不会出现倒春寒。”黄卓说。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