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化

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搬新家

欢乐“艺”起来 海派喜剧再出发

记者 郦亮

本文字数:1246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为配合城市更新,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2月28日正式迁入位于重庆南路308号的黄浦区白玉兰剧场的新团部。作为上海滑稽戏和独脚戏传承的重要平台,“上海笑天地”也随之入驻。市民品味海派喜剧又多了一个新地标。

    之前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的团部位于凝和路122号,是一个独栋的四层小楼。而此次迁入白玉兰剧场大楼之后,团部将使用两个楼面,四楼是办公区域,而五楼未来会作为排练场所,整体面积大幅度提升。更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的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剧场。他们可以使用白玉兰剧场进行演出,推广和普及独脚戏和滑稽戏艺术。

    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大公滑稽剧团。过去十年间,该剧团经历了数个重要节点。2018年人滑和上海青年滑稽剧团强强联手,成立了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这个中心随之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单位。2023年,“上海笑天地”入驻长江剧场,至今已演出数百场,成为独脚戏和滑稽戏的重镇。2024年该中心创排了大型原创滑稽戏《蒸蒸日上》,好评如潮,主角潘前卫昨晚凭借在该剧中的出色表演刚刚获得白玉兰戏剧奖的主角奖。

    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党支部书记、主任潘前卫对青年报记者说,近来,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推出滑稽品牌建设与“大戏小戏”双线并行模式,既有《三毛学生意》《蒸蒸日上》等大型滑稽戏的演出,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也将“笑传正能量,文艺轻骑兵”的惠民演出带到了社区、学校、企业,一年累计完成四百多场演出。此次中心乔迁新址,“上海笑天地”黄浦站揭牌,不仅是“上海笑天地”品牌拓展的重要一步,更是滑稽艺术在黄浦区这片文化沃土上生根发芽的开始。

    “新团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艺术理想的再出发。我们将以更专业的剧场设施、更开放的创作环境,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滑稽作品,让海派滑稽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潘前卫说。这一愿景,在“王汝刚滑稽艺术(非遗)工作室”揭牌仪式中也初现端倪。王汝刚表示:“独脚戏是扎根市井的艺术,新工作室将聚焦青年人才培养,让这门海派艺术永葆活力。”

    据悉,在迁入新址之后,剧团将在新址开辟新的演绎空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不定期的沉浸式演出、艺术培训、文化交流等,丰富剧团演出形态。这不仅是对传统滑稽戏的创新,也是对观众需求的回应。同时剧团还会对海派独脚戏进行梳理和研究,力求形成独脚戏的体系,传承和发扬好独脚戏这门艺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文化 A07欢乐“艺”起来 海派喜剧再出发 记者 郦亮2025-03-01 2 2025年03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