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滨江“里程王”

95后交警守护通勤路一年骑行2万余公里

记者 陈泳均

本文字数:1928

    王伸圆日均巡逻里程达80公里。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徐汇滨江被璀璨的灯光勾勒出科技与活力的轮廓。这里是众多知名AI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聚集地,模速空间、腾讯、阿里等知名企业办公楼在夜色中灯火通明。

    如何为这些科技企业的员工守护通勤路?在这片充满科技气息的区块,有这样一位令人瞩目的95后交警,他身高1米8,每天早晚高峰驾驶着摩托车穿梭在车流之中。作为徐汇交警三大队的民警,王伸圆用青春智慧和有效沟通,治理徐汇滨江网约车扎堆滞留的现象,让早晚高峰的道路变得顺畅。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徐汇滨江的交通管理他用另一套“打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徐汇滨江,王伸圆已经跨上他的警用摩托,开始了新一天的巡逻。引擎轰鸣,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他穿梭在大街小巷,守护着徐汇滨江的交通秩序。

    一年下来,王伸圆的骑行里程超过2万余公里,日均巡逻里程达80公里,里程数在队里一骑绝尘。里程数只是个数字,真正重要的是数字背后的责任。谈及为何有如此高的里程数时,王伸圆说,“徐汇滨江有很多小马路,光靠定点值守根本顾不过来。”他指了指身旁的警用摩托,“只有骑着它穿梭在大街小巷,才能及时发现违停车辆,面对面和司机沟通,将巡逻时段覆盖晚高峰全周期,从下午5点晚高峰开始,持续巡逻至夜间近10点 ‘夜高峰’结束。多跑一趟,多露一次面,群众和园区保安心里就多一分踏实,这也是我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

    正因如此,王伸圆在警队里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离合片终结者”。频繁的巡逻使得他的摩托车频繁“负伤”,大队内勤常常笑着“吐槽”:“以后把你的保养周期缩短一点。”但正是这份坚持,让他在警队中迅速脱颖而出。他以规范的执法和出色的沟通能力,实现了“零有责投诉”,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随着西岸梦中心成为沪上现象级网红地标,每到周末,大客流涌入,停车需求剧增。王伸圆利用巡逻和休息时间,详细记录下每条可临时停车的马路、每个有闲置车位的商务楼,将周边停车资源摸得一清二楚。“执法时尤其需要注意沟通方式。”接受采访时,王伸圆总结道。遇到违停司机,王伸圆从不急着开罚单。他总是耐心沟通:“师傅,这儿真不能停。离这儿300米有个停车场,走到梦中心也就五分钟!”

    打通企业员工出行的“最后一步路”

    徐汇滨江作为互联网与科创企业的集聚地,网约车是企业员工通勤的主要方式之一。每到上下班高峰,成堆的网约车不仅占满停靠带,还呈鱼骨状溢出主干道,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

    如何解决企业员工的“最后一步”?面对这一难题,王伸圆没有采取简单的处罚方式,而是通过细致观察,动起了“巧心思”。“我每天巡逻的时候就发现,这些网约车司机状态差别很大,有的把座椅放倒躺着,有的坐得笔直。后来仔细观察才琢磨明白,躺着的司机是在等活儿,坐着的多半是已经接到单在等人上车。”摸清规律后,他实施差异化管理:对已接单的司机,则耐心劝导他们规范停车尽快驶离;对没有接单、占道违停的司机依规处理。

    王伸圆深知,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根治交通顽疾。于是,他主动联系辖区停车场保安,牵头组建了“警民平安联盟”。他将自己的手机号挨个留给保安师傅们,还特意叮嘱:“以后只要遇见路边有违停、长时间滞留的网约车,随时给我打电话!”在王伸圆和联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龙腾路、云锦路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而随着一家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入驻徐汇滨江,每到“夜高峰”时段,大量员工集中在这个时段叫网约车,又很容易导致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面对这一情况,在徐汇交警支队的指导下,王伸圆所在的三大队积极与企业沟通,并协调企业停车场管理方及西岸集团,将车辆引导至地下停车库,并允许网约车免费停车半小时,从而有效缓解了路面交通压力。

    从初接手时园区交通的诸多挑战,到如今交通状况的显著改善,王伸圆用青春智慧和担当,为徐汇滨江绘就了一幅交通顺畅的新图景。他的身影,成为了这片区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努力也让这里的每一条道路都充满了温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青年 A05滨江“里程王” 记者 陈泳均2025-05-14 2 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