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就业

带来实训岗 锻造实干家

校地携手破解就业难用工荒

见习记者 朱彬

本文字数:797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本报讯 就业是青年迈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职业选择是人生方向的“第一道考题”。如何做好就业准备、把握政策机遇、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是青年学子共同的必修课。为持续引领、凝聚、服务青年人才,加强校地合作,让高校人才与松江城市建设“双向奔赴”,昨天,华东政法大学团委联合松江区人才工作局、团区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毕业季·职为你”松江-华政青年人才服务日暨首届“法治青松谈”青年沙龙活动。

    活动现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街镇、企业及社会机构等26家实习单位走进学校,带来近200个见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松江与华政共同上台签署松江—华政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发布2025年梦起云间——青年实干家计划·松江专项工作,跨出区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一步。本市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可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与该计划。实岗锻炼过程中,学生需落实“五个一”任务: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开展一次思政宣讲、参与一项基层实事、开展一场学术研究、助力松江区建设提出一个对策建议,让学生在基层工作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周立志表示,2025年,“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人才供需矛盾愈发受到关注。要解决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适配迟滞问题,必须打破学科专业“终身制”思维,建立及时高效的响应反馈机制、弹性开放的动态调整机制,形成 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他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未来各方不断在理论研究、实践教学、实习就业、志愿服务等方面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为松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就业 A05带来实训岗 锻造实干家 见习记者 朱彬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